-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酶法提取松针中天然香料.doc
摘 要:用纤维素酶(CE)法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确定了酶法提取松针叶中有效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与普通的水提取法相比,酶法具有提供条件温和,提取率高等优点,提取率可以提高40%以上。1
关 键 词:松针;天然香料;酶法;提取
引 言
松针香料广泛应用于香精、高级化妆品、医药及食品工业[1,2],传统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所用的温度较高,小分子产物挥发,大分子产物分解,其提取率较低。由于纤维素酶(CE)对植物具有专一分解特性,可以使细胞壁及细胞间质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降解,引起细胞壁及细胞间质结构产生局部疏松、膨胀、崩溃等变化,减小细胞壁、细胞间质等传质屏障对有效成分从细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传质阻力,酶解反应可以促进传质过程,因而使有效成分提取率提高。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很少[3].本文采用纤维素酶(CE)法在较低温度下提取松针中的天然香料,在较短时间内即可达到较高的有效提取率。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仪器与主要试剂
日本岛津UV_1601紫外_可见分光光度计;JB_90_2恒温磁力搅拌器;纤维素酶B.R.;柠檬酸C.P.;柠檬酸三钠C.P.;松针(自采,低温烘干粉碎)。
1.2 实 验
1.2.1 提取过程
将预先经过干燥、粉碎的松针加入三颈瓶中,调节pH值,恒温水浴加热,搅拌下提取,酶法提取时加入纤维素酶(CE).提取样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测定吸收峰面积。
1.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将提取液抽滤,用乙醚萃取,分离出上层液,低温加热蒸馏,将乙醚蒸出,剩余物为淡黄色液体,即为提取的香料。松针中天然香料为多种蒎烯、莰烯、多元醇与酯等组成的混合物[1],这些混合物的吸收峰多集中在190 ~450 nm的紫外范围内(叶绿素吸收峰在645~665 nm之间[4]).将伊春化工厂提供的纯天然香料稀释成不同浓度的样品,测其吸收峰面积,绘制香料浓度与吸收峰面积的关系图,如图1所示。
2 结果与讨论
2.1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别用酶法与水法提取, 其结果如图2.可以看出,同一温度下酶法与水法的提取率高,其提取率比较如表1所示。未加纤维素酶样品的提取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 0e之后提取接近平衡。酶法提取样品的提取浓度在50e存在最大值,且该值大于水提样品提取浓度,表明50e是松针中有效成分提取的最佳温度。说明此温度下纤维素酶的酶活性最高,对植物材料纤维素具有最佳酶解效率。
2.2 pH值对提取率的影响
改变提取介质pH值,考察pH值对酶法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如图3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当介质为pH=4.42时,提取的有效成分最多。说明在此pH条件下,纤维素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2.3 纤维素酶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
在T=50e,pH=4.42条件下,考察提取介质中纤维素酶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以确定酶的最佳使用量。图4表明,当提取介质中纤维素酶浓度C=0.5 mg/ml时有效成分提取率最高。松针的用量为20 mg/ml,因此纤维素酶与松针之间适宜的配比为1B40(重量比)。
3 结 论
1)酶法提取在50e时,比同温度水提过程提取率高41.7%,表明酶解反应降低了有效成分从细胞内向提取介质扩散的传质阻力,对传质过程有显著作用;
2)松针中天然香料酶法提取工艺中适宜提取条件是:T=50e,pH=4.42,纤维素酶与松针的配比为1B40(重量比);
3)在植物材料的提取过程中,分光光度法可快速、动态地反映有效成分的提取程度,为动态观测植物材料在提取过程中的变化提供了新的方法。
参 考 文 献
[1] 郝强,哈成勇.南方马尾松松针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J].分析化学,2000,3(28):300 -302.
[2] Fan Chengyou. Perfume and its application[M]. Bei-jing:Chemistry Press, 1990.
[3] 王康,张效林,薛伟明,等.侧柏叶有效成分提取过程研究[J].化学工程,1998,26(3):21 -24.
[4] 张效林,薛伟明,王康,等.侧柏叶提取液超滤过程及修正凝胶化模型[J].化学工程,1998,26(4):37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P182) .docx
- 电机拖动应用技术第2章知识点回顾总结.docx VIP
- 蓝光BL及BL培训总汇讲解.ppt VIP
- Q SY 17816-2021 泡沫驱用起泡剂技术规范.pdf VIP
- SL∕T 619-2021 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pdf
- 蓝光BL及BL培训总汇演示文稿.ppt VIP
- 第三单元:测量(单元复习课件-)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ptx VIP
- 巨人通力GPS53K(SIEI)-YH_电气原理图纸G3001007(B)N-2020-12.pdf
- 第1单元第5课《图片的局部处理》课件【滇人版】《信息科技》五年级上册.pptx VIP
- 《物业服务模式》课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