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件人教版.ppt

七年级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件人教版.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课件人教版

在浩瀚的夜空里有一颗小行星,在遥远的月亮背面上有一座环形山,它们都是以我国古代一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就是祖冲之(429—500),我国南北朝时代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机械制造专家。祖冲之的名字是和他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联系的──圆周率。 祖冲之生平 (南朝人)特点:学习前人、创新 祖冲之(429—500),字文远,范阳遒(今河北涞水县北)人。祖冲之曾对《九章算术》做过注解,他不满足于前人已得出的计算圆周率的成果,决心自己做深入的研究探讨。在我国,木工师傅有两句从古流传下来的口诀:“周三径一,方五斜七”,意思是说,直径为1的圆,周长大约是3;边长为5的正方形,对角线约为7。这正反映了早期人们对圆周率 π 和 这两个无理数的粗略估计。东汉时期官方还明文规定圆周率取3为计算面积的标准。后人称之为“古率”。后来,人们发现古率误差太大,认识到圆周率应是“圆径一而周三有余”。 圆周率 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求得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欧洲人在1000多年后才得出相同的求证。 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条件下,算出这个数字,需要从六边形算起,一直算到24576边形;运算中,需要把同一程序反复进行12次,每一程序包括加减乘除和开放等11个步骤;对9位数字的大数目反复进行包括开方在内的各种运算,需要130次以上。 祖冲之和圆周率 祖冲之的成就 1、小数点后七位数的圆周率 2、唐朝的国立学校,把祖冲之的数学专著《缀术》定位课本,学习期限四年,是最长的课程。日本和朝鲜也把《缀术》定为教材。 3、除了数学,祖冲之还精于天文学和制造各种机械。 1、严谨求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不畏艰辛,严谨求实,献身科学的精神。 祖冲之对后世的影响 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比欧洲早了1000年。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这部书就是《齐民要术》。 贾思勰生平(北朝人) 特点:参加生产实践 书名解释。“齐民”即平民,“要术”即谋生的重要技术。“齐民要术”就是平民百姓谋生的重要方法。 贾思勰,益都(今属山东)人,祖上十分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知识的学习和研究,这对贾思勰的一生有很大影响。成年以后做地方官,到过山东、河北、河南等许多地方,认真考察和研究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向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农请教,获得了不少农业方面的生产知识。中年以后,回乡务农,掌握了多种农业生产技术。 观察教材第119页《贾思勰种植农作物》插图指导:观察全图:图中所画反映的是生产过程中的哪一步骤?观察图中人物形象:整体、上肢、下肢。观察图中人物表情:面部神态、内心提问:画中人物的劳作形态和表情,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耕而不劳,不如作暴。” (耕了地面而不把它平整好,等于瞎胡闹。)“湿耕泽锄。不如归去。”(地太湿时翻耕,会使土壤板结,不如不翻耕好。) “穄青喉,黍折头。” (穄在穗与秆相接之处还没有变黄的时候就得收割。而黍子要等到完全成熟,穗弯下头时才能收割。) 总结《齐民要术》指导思想:“穑稼艰难,民生在勤。” 我们学习了反映古代中国头脑智慧的数学,又学习了蕴藏农业大国精髓的《齐民要术》,下面来学习体现祖国秀美山川的“郦道元和《水经注》”。 郦道元生平(北魏人) 特点:游历、访查山川 《水经》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记述137条河流水道的方位走向。但是,没有进一步联系河道记述地理风貌。郦道元以水道为纲,记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古迹、地形地貌、河道变迁。更重要的是,他身处政局分裂时代,向往祖国统一,希望借助流经全国的大江大河,打破人为的政治疆界限制,实施祖国的统一。从这点说郦道元是一位爱国主义者,《水经注》充满爱国主义的情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太史公的名言在北魏郦道元的身上再次得到体验,他在自己的一生中,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 《水经注》相关内容 引用文献 480 种 记载地名 约20000个 记载河道 1252条 足迹遍及 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安徽、江苏 农田水利工程 陂(池塘)、湖、堤、塘(堤岸;水池)、堰、堨(è)、墱(dèng)、坨、水门、石逗 由于《水经注》所涉范围太广,材料又多,对有的问题虽经分析但一时仍得不出肯定的结论,这时郦道元就把各种材料都摆出来,写清原因,不作结论,也不轻易否定他人的说法。这种谦逊的治学态度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1)郦道元脚踏实地的作风; (2)《水经注》的历史价值思考、议论 (3)郦道元广博的学识,严谨的治学态度 * 北方民族大融合 南方经济大发展 南北经济发展 科技 文化 繁荣 魏晋南北朝文化发展的背景 一、什么叫做圆周率: 圆周率=圆周:直径 二、我国对圆周率的研究历史: 西汉 刘 歆 3.1547 东汉 张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