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种基于FM传输的智能病理听诊器的设计.doc
一种基于FM传输的智能病理听诊器的设计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听诊器声信号单端输出,存在听诊主观性大、缺乏智能化、可视化、病例无法存贮展示等缺点,已难以满足信息化条件下社会和民众对医学诊断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传统听诊器的不足,设计了一种基于FM传输的智能病理听诊器,并给出了具体的实现方法,实现了一发多收,软件初步分析,远距离非接触式听诊等功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FM技术;无线收发;病理生理检测
引言
听诊器是一种传统但极其重要的医学诊断工具,在心音、肺音、呼吸音等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传统的听诊器存在只能单个医生听诊、诊断结果易受医生主观影响、智能化可视化程度不高、病例无法存贮展示、难以进行科学客观的分析等问题。针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FM技术的智能病理听诊器。该系统根据临床诊断、医学实践教学的需求,可将患者病理生理音频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听诊的同时还可以进行信息的存储、传递、处理以及显示,客观性强,可满足多人同时听诊及实现远距离会诊。
2 背景介绍
2.1 国外研究现状
2003年,美国人Andrey Vyshedskly, William Kania, Raymond Murphy发明了一款多媒体适配听诊器[1],在它的专利说明书中提到了将听诊信息通过蓝牙传输的新概念;2006年,英国科学家们发明了一种“灵巧的听诊器”[2],能听见被治疗击碎的肾结石,从而省去病人不必要的反复治疗和X光的监测; 2009年,美国人Luz M. Ocasio发明了一种具有录音功能的便携式扩音听诊器[3] ,提出了运用蓝牙技术实现无线听诊。
2.2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2005年出现了“新型可视电子听诊器”[4],这是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驻极体式声音传感器实现的心音数据采集系统,利用图形液晶模块实现显示。2010年提出了可将声音信号放大并经示波器可以观察心音信号的电子心音听诊器[5],让临床医生在心脏听诊的问时能看到相应信号的波形图。2011年出现了一种基于嵌入式处理器与蓝牙传输相结合的便携式电子听诊器[6]。
目前,国内电子听诊器产品的价格和功能与国外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很好地反映心音波形,而且也无法实现同步多端输出。另外产品多采用蓝牙技术实现无线传输,然而目前就蓝牙技术本身而言还存在串扰及适配不便等问题,因而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产品的推广和使用。
3 系统组成及关键技术
3.1 系统组成
在探测端,选取普通听诊器探头实现对声音信号的采集。通过在探头软管处密封咪头,将声信号以低失真的方式转换为电信号。在输出端,一方面将电信号高保真放大后用于多人会诊及演示,另一方面通过FM技术将信号无线传输至PC端,进而进行病理信号的存储、显示及处理(如图1)。
图1 系统结构示意图
3.2 关键技术
3.2.1 病理信号采集和传输
能否完整准确的采集和传输病理信号,是影响听诊效果和软件分析准确性的关键。系统中影响病理信号质量的主要有两个方面:拾音器和传输模块。
目前医院常用的机械听诊器前端为扁平听诊头,频响在100—500Hz间衰减不大于12dB,可以满足系统前端的需求。在探测端采用松下WM—55D咪头作为拾音器。这是一款适用于近距离通话,频响100—10000Hz(心音、肺音、肠鸣音等病理信号频率集中于100—1500Hz)具有一定消噪能力的咪头,在密封条件下能够保证将采集到的病理信号高保真的转换为电信号。
另外系统采用双传感器用以消噪,即病音传感器和消噪传感器。其中病音传感器安装于探头上靠近人体的一面,消噪传感器安装于探头上远离人体的一面。通过设计外电路差分电路实现信号相减,从而提取出微小病音信号(例如肺部杂音、肠梗阻初期病例信号等)。
在病理信号的传输方面,普通FM传输模块自身对低频的响应比较差,通常低频截止频率为200Hz,传统的2.4GHz高频传输方式容易与其他医疗器械产生串扰。因此我们采用目前较新的RDA5820FM收发一体模块作为传输模块。RDA5820对低频信号的响应较好,截止频率在20Hz,不会在硬件上使信号失真。另外利用该芯片的扫描空白频点的功能,在病理信号的传输中自动搜索空白频点进行传输。
3.2.2 双信道设计
系统是基于普通听诊器基础上的改进,相当于外置模块。在设计时,考虑到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断电的情况(如电池电量不足)。在传统听诊器原有信道的基础上,引入双信道设计。其中一信道与普通听诊器相同,另一信道接入外置模块。在设备正常供电时,外置模块正常采集信号,实现功能;在设备异常断电时,外置模块无法正常工作,但基础信道仍能正常工作,听诊器仍能做为普通听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