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淮普法行”法制课讲稿
“江淮普法行”法制课讲稿
——学法、知法、畏法、守法
吴本悦
一、案例介绍
1、案例
2007年,城关某学校七年级学生熊某周日上网,被社会青年唐某和过去同学白某骗出网吧索要钱财,后被杀害。在审讯犯罪人时,学生白某说:“我们就干这一次,下次不搞了(认为没有什么事,更没意识到犯罪)。”
2009年,某初中上晚自习时,一女学生被老师叫出班级到校长办公室。校长王某强奸该女生,被判刑三年零六个月。
2、案件统计,2003年至2007年,全国检察机关共批准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4232616人,提起公诉4692655人。其中,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犯罪案件179696件,209487人,已被判决有罪116627人。
二、普法(法制教育)重要性
3、由第一个案例学生讲话中,可以看出未成年人犯罪与他们对法律的无知有很大关系,在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法制教育刻不容缓。
4、2008年5月4日,温家宝总理到中国政法大学视察,一位法制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戏称自己是“非法”的学生。温总理给他们寄语讲到:法律(法治建设)包含三个体系:一个是立法,一个是执法,还有一个是普法。中国政法大学要成为三个中心:一是要成为培养法律人才的教育中心,二是要成为培训法律干部的培训中心,三是全民进行普法教育的普法中心。他风趣地说,法制新闻专业也不是“非法”的。
5、普法工作安排
国家非常重视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现在进行的是第五个五年规划,简称“五·五”普法,从2006年开始,至2010年检查验收。“江淮普法行”是“五·五”普法活动之一。
普法的目的:学法、知法、畏法、才能守法。
6、“五·五”普法规划
中央、省、市、县宣传部门和司法部门联合制订了“五·五”普法规划,我县教育局也制定了霍邱县教育系统“五·五”普法规划,关键在于落实。
三、学法
7学法的头等大事是学习宣传宪法。对于刘少奇不公正对待。其次学习国家基本法律。教育系统的《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等等,了解《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
8、“法律六进”活动
法律进机关、法律进乡村、
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
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单位。
法律进学校,主要是推进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教育。
9、五·五普法的重点对象
法制宣传教育的对象是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
重点是领导干部、公务员(执法)、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三鹿奶粉、东阿阿胶)、农民。
10、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
2007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及法律常识办公室联合下发了《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规定了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法制教育的内容。
11、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施途径。
A、学校的学科教学
B、专题教育(图片)
C、课外活动
D、个别辅导(个别教育与管理)
12、初中学科教学:
在初中《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开始了法律的学习。第七单元法律护我。第八单元自我保护案例(P51):思思的爸爸想让她去打工,后来居委会的阿姨上门说服了她爸爸。今天,思思又能和我们一起高高兴兴地上学了。
13、中考题:遵守法律弘扬美德。
周某生前育有一儿一女,去世时留下了一笔存款。已出嫁女儿小芳要求分得一部分存款,但儿子小虎却将这笔存款独自占有,。
问(1)小芳被小虎侵犯得权利是什么?(2)小芳要求分得存款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1)财产继承权;(2)我国法律规定,子女同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14、高中学科教学
《思想政治》——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是选修课,涉及民事权利和义务、就业与创业、婚姻与家庭等六个专题,因是选修课,高考不考,不去选学了。
四、知法、畏法
15、常用法律之一
2007年,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主题词:家庭保护 学校保护 社会保护 司法保护
16、家庭保护举例: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不得使未成年人辍学。
17、常用法律之二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规定家长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财博或者变相赌博;……
18、勿以恶小而为之
改正以下不良行为:旷课,骑车闯红灯,给同学起侮辱性外号,沉迷网吧,夜不归宿,为了“防身”,携带弹簧刀上学,强行向低年级同学索要财物。
19、常用法律之三《刑法》
《刑法》是规范犯罪、刑事责任和刑事处罚的规范的总和。
20、杀人偿命(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刑法》第232条: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1、强奸罪:第236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
22、侵犯财产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