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對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shangyshidai).docVIP

SA8000對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shangyshidai).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SA8000對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shangyshidai)

PAGE PAGE 1 SA8000对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 陈淑妮副教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深圳 518060)黎友焕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州,510610)李卉子(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深圳 518060) 内容摘要:在广东省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完全由企业决定。低劳动力成本支持着广东省经济的高速增长。但是从2004年春天开始,广东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民工荒”,我们不能不注意到低劳动力成本作为广东省产业竞争力的一项优势正在丧失。文章首先分析了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现状,接着讨论了SA8000对广东省劳动力成本的影响,最后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SA8000 劳动力 劳动力成本 一、广东省劳动力成本水平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 广东省劳动力成本水平的现状 在广东省劳动力近乎无限供给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价格完全由企业决定。在企业习惯于按照劳动力成本不变的假设扩大生产的情况下,使企业主动提高工资和改善劳动条件成为一个缓慢的过程。 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在工资、劳动条件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差别,也是劳动力流向变化的原因之一。目前珠江三角洲民工的平均工资仍处于较低水平(见表2.1)。2004年珠三角的最低工资标准,广州为510元,东莞为450元,最高的深圳特区也不过是610元,而同年的长三角上海的最低月工资为635元,南京、苏州、杭州、宁波的最低工资也达到620元/月钟庆才,利,还是弊:广东农民工短缺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人口研究,第29卷第6期2005年(11)。在GDP迅速增长的情况下,农民工在城市的工资水平十几年来却基本上未变。有研究表明,珠江三角洲地区12年来月平均工资只提高了68元。佛山的不少企业,外来工月工资在10年前就已达到600元~1000元,但现在基本还是这个水平。而这些年来消费物价总体水平已明显上升,生活费用普遍上涨,导致外来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停滞不前甚至有所下降。而且很多企业拖欠工人工资现象严重。2003年深圳市对企业工资发放情况的大检查发现,欠薪企业占被检查企业总数的40%多,涉及员工10多万人次,欠薪总额达1亿多元 钟庆才,利,还是弊:广东农民工短缺现象的分析与思考,人口研究,第29卷第6期2005年(11) 表2.1 珠三角地区被调查企业普通员工工资水平 项目 月平均工资(元) 占上年当地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比重 合计 964.8 57.9 按类型分 私营 1067.6 64.1 港澳台 841.5 50.5 外资 1028.5 61.7 按地区分 广州 1313.9 54.7 深圳 979.9 38.4 珠海 1175.7 73.4 佛山 923.5 63.4 江门 911.7 88.1 肇庆 794.8 72.8 惠州 822.8 74.4 东莞 698.2 37.1 中元 878.7 50.1 按行业分 制造业 898.2 68.4 其他行业 1408.1 81.3 资料来源:彭启鹏、刘建民,“完善劳动力供求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广东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 广东省劳动力成本低的原因 广东省劳动力成本低,在经济学上可以从三个角度分析: 第一,劳动力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即对生产者生产能力的维持和延续,包括再教育)投入低。从文化程度看,广东省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以下为主,占总劳动力的85%罗明忠,关注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html/Dir/2005/06/29/0761.htm。从技能培训情况看,广东省85%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没有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技能培训。以制造业、第三产业为例来看一组数据,全国制造业从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是4.2%,广东是2.3%;本科以上学历的全国是1.7%,而广东是1.1%。全国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大专以上学历的有13.2%,广东只有10.6%许琨,继续教育搭上网络快车 罗明忠,关注劳动力就业中的结构性问题,/html/Dir/2005/06/29/0761.htm 许琨,继续教育搭上网络快车,/net-wzxd/2005-02/1109037774.html 第二,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日本、韩国在战后的发展过程中,一度要从国外引进劳动力),劳动力价格低。自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民工潮”,流入广东省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远远超过劳动力需求,因此在广东省了形成外来劳动力的买方市场,劳动需求方——雇主具有对工资决定的主动权,劳动供给方——农民工处于被动地位。为了扩大资本利润率,雇主倾向于最低可能的工资,这种最低可能的工资将由农业中的平均收入FeiRanis(1964)认为农民的工资不是由其边际收入决定的,而是根据习俗将全部收入在家庭成员甚至社区中平均分配,因此农民的工资等于农业的平均收入,FeiRan

文档评论(0)

s4as2gs2c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