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doc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摘 要 目前,高职院校贫困生群体中存在不知恩、不感恩、不报恩、不施恩等感恩意识淡薄的现象,而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贫困生思想教育的切入口。本文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个人心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导致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原因,并针对当前形势,提出了进行贫困生感恩教育的对策建议,即要突出一个理念、遵循两个原则、坚持三个结合及构建四个体系。
关键词 贫困生 感恩教育 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Gratitude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L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Students Essence,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In groups of poor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s at present, there do not know well not gratitude gratitude gratitude consciousness of the phenomenon such as kindness, gratitude education i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 important task of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poor students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is article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school education family education personal mentality and so on four aspects analyses the causes of poverty students Thanksgiving consciousness, and in view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poverty student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s have been put forward, namely, to highlight a concept to follow two principles adhere to three combined and set up a system of four.
Key words poor students; thanksgiving education;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感恩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培养贫困生健全的人格,有利于促进贫困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加强和谐校园的建设。感恩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只有抓好了感恩教育,才能培养大学生尤其是贫困生的感恩意识,促进广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1 高职院校贫困生感恩意识淡薄的表现
1.1 不知恩
资助不仅是以物质赠与为媒介的社会活动,更是传递关爱、交流情感的心理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受助者得到物质支持和精神鼓励,同时资助者也会因受助者的感激而得到精神回报。但部分贫困生在接受资助时不知恩,没有把得到的帮助当作恩惠来看待,反而认为得到国家、学校或社会的资助是理所应当的。这种不知恩的行为让资助者得不到精神回报,资助信心降低,进而对资助活动造成影响。
1.2 不感恩
近年,国家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不断加大。贫困生既可以享受到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还可以享受到学校和社会的资助。但对于这些帮助,部分贫困生却缺乏感激之情:嫌资助金额太少,埋怨学校和老师;因资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甚至故意伪造相关证明以获取资助;对于国家、学校和社会的资助存有“等、靠、要”的错误思想。此外,还有一些贫困生不懂得体谅父母,缺乏对父母的感恩。
1.3 不报恩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都告诫我们不能只索取不付出。知恩、感恩,也要用行动来报恩。而有些贫困生却对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挑三拣四,真正上岗后又不认真坚持劳动,给学校增添了负担。有些贫困生拿着父母的血汗钱和获得的资助款,肆意挥霍浪费,过度消费娱乐,不注重节俭。另有些贫困生在毕业工作后不及时偿还助学贷款,故意拖欠,缺乏诚信意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