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家庭對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家庭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
王宇昕
琼州学院人文社科学院08社会工作班
摘要: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或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家庭是个人最初遇到并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最重要的社会化的执行者。本文作者分别从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各种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他们以后的行为,性格特点、价值观念等的影响。然后通过对不同的家庭结构的分析,论述了由于家庭结构的原因对个人社会化产生的影响,最后论述了家庭背景对个人接受教育机会和择业、就业的影响,深刻分析了家庭对个人一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家庭 个人 社会化
绪言
一个人从出生那一瞬间开始,一直到成年、老年甚至死亡,都无时不与社会发生着各种关系,与社会中的其他个人不断的接触、交流、同化或被同化着。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与社会的关系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赖。家庭生活基地,也是接受教育的第一场所。父母一项专家调查得出的结论:“家庭负有塑造祖国下一代性格的教育职能,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未来一代的精神面貌。”大学生所处的家庭阶层对其高等教育准入与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不少研究表明,如果幼儿在家庭中获得了安全感,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就强,个性发展就会顺利一些,反之,不仅会影响幼儿后期的适应能力,而且还会抑制他们智力的发展。婴儿时期的社会化,是家庭的极为重要的职能之一。婴儿是天真无邪的,是一张白纸。父母和其他家人对婴儿进行的教育,对婴儿成长为一个社会成员,起着根深蒂固的先导作用。在婴儿能够区分出自我和非我,即有了自我认识以后,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社会化。对婴儿的社会化最初是身体的接触,使婴儿认识自己与父母的关系,接受母爱。以后用声音、表情对婴儿进行教化,最后是语言教育。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合适的排泄渠道时,便在情感上对我所进行的一系列教育产生抵触,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不同家庭社会背景孩子是不一样的。高中同学聚会的情景,家庭环境不同的孩子在餐桌上的表现是不一样的,社会化的方面和程度都不同,从他们的语言、举止都可以看出,在排除性格等因素的影响外,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出一些论的。1999 年参加高考者(即2003 年的本科毕业生)为对象,分析家庭背景对其高考成绩和入学机会的影响。
2003年本、专科毕业生父母的职业和学历分布
职业分布 学历层次 父亲 母亲 全国 父亲 母亲 行政管理人员 10.9 2.8 2.1 研究生 1.8 0.6 各类经理人员 2.7 2.2 1.5 本科 12.5 5.1 私营企业人员 4.1 2.6 0.6 专科 12.2 7.8 专业技术人员 5.8 4.6 5.1 高中、中专 30.6 25.0 办事人员 17.9 12.6 4.8 初中 25.4 25.7 个体工商人员 7.0 4.9 4.2 小学 14.8 24.9 商业服务人员 1.0 2.8 8.3 文盲半文盲 2.7 10.9 产业工人 5.9 4.9 14.8 农民 31.7 40.6 55.5 离退休、无业、失业人员 13.0 22.0 3.1 数据来源:陆学艺第44页表14,其中“农民”中包括“农民工”
从以上表中可以明显的看出言,毕业生中父亲和母亲中接受过专科及以上教育的分别占26.5%、13.4%,即高校毕业生的父母中分别有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的接受过高等教育,高校毕业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要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从被调查毕业生家庭来源看,来自大中城市、县城、乡镇的分别占29.8%、25.7%、11.2%,即来自城镇的合计占到三分之二,远远高于全国城镇人口比例(约30%),而来自农村的只有33.4%。以上结果均说明,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要明显好于全国总体水平,家庭背景影响着个人的受教育水平,对其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机会有很大的制约。
家庭背景对个人进入社会后的就业状况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一份有关毕业生的家庭阶层分类的大型调查结果显示,35%农村生未就业比例最高家庭经济状况、社会关系网络等让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不利的位置社会化过程的目的,是把一个自然人塑造成为一个社会人,
- 1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32T 4659.3-2024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第3部分:传染病防治.docx VIP
- CAMDS中文使用手册.pptx VIP
- 铁工电202185号国铁集团关于加强涉铁工程管理的指导意见.pdf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课件.pptx VIP
- 宝石F钻井泥浆泵说明书及图.doc VIP
- 2025宫颈环扎术的护理.pptx VIP
- 人教版信息科技三年级《图片记录瞬间》教学PPT课件.pptx VIP
- EMERSON艾默生 Manual Mounting a DVC6020 DVC6020 Digital Valve Controllers on Fisher Type 585 and 585R Size 100 Actuators, 2 to 3 Inch Travel说明书用户手册.pdf
- AQ 3058-2023 内浮顶储罐检修安全规范.docx VIP
- eHR系统测试打分表.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