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docVIP

從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doc

  1.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從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PAGE PAGE 1 从大生纱厂看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 内容提要本文以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为例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特点其一对大生纱厂创办时张謇招股难的原因进行分析认为非官非商亦非买办的身分是他招股集资屡遭挫折的根源其二对大生纱厂实行的“官利”分配制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官利”制度的实行受当时整个社会高利贷环境的影响和制约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积极意义不能把大生纱厂此后的困境简单归结于官利制度其三通过大生纱厂股东大会分析其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演变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早期中国股份制企业成长发展的状况 关键词大生纱厂张謇股份制企业 由晚清状元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资本企业集团是我国民间较早以股份制方式组织创办的企业集团这个企业集团由大生纱厂的创办开始起步大生纱厂是构成大生资本企业集团的第一家企业也是奠定大生资本企业集团基础和支撑大生资本集团的支柱企业但是大生纱厂的招股集资历经种种艰难曲折几次险遭夭折成为近代中国民间创办股份制企业集资难的一个典型大生纱厂的运营和组织也有很多自身的特色对这些现象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可以看到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发生发展的一些特点也可以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中某些固有的“国情”本文选择大生纱厂招股、分配和制度建设的几个层面进行考察分析目的是对中国早期股份制企业的内外环境和社会条件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 1.大生纱厂的招股为何如此艰难 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自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开始筹办至二十五年(1899年)四月开车试生产“首尾五载阅月四十有四”在这四十四个月中大生筹集的总资本为445100两其中领用张之洞前购而搁置不用的折旧官机折价25万两剩下的195100两中还包括地方公款41900两真正面向社会招集的商股资金只有153200两到开车为止距离预定的招集商股25万两的目标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此期间招股困难导致的资金不足始终是最突出和最困难的中心问题多次使得大生纱厂到了夭折的边缘可以说大生纱厂的招股难在近代中国民族资本早期创办股份制企业的过程中是一个突出的例证因为招股难张謇曾尝试了种种办法在开车之前的这四十四个月中大生纱厂的体制就经历了商办、官商合办和绅领商办三个阶段目的就是为了筹措资金因为招股难大生纱厂的股东几经更换旧股退出新股难招通董沪董分分合合因为招股难张謇“一再求助于江鄂二督及桂道及凡相识之人”但成效却十分有限署理江宁布政使桂嵩庆曾“许协助集股六七万”张謇在与盛宣怀分领折旧官机“与官定绅领商办之约”“各领机二十五万”时盛宣怀亦曾答应代张謇筹集流动资金但当大生纱厂工程开始“用款日繁日紧而各路许入之股不至”时桂嵩庆答应的钱却“屡催不应”盛宣怀处同样是“久之寂然如桂”张謇“屡催屡请执约告急之书几于字字有泪”盛宣怀却是“百方腾闪迄不应”因为招股难张謇旅沪时“不忍用公司钱”“卖字自给驵侩黠吏阴嗤而阳弄之者比比皆是;然而闻谤不敢辨受侮不敢怒…”他在给刘坤一的信中倾诉招股集资的艰难时表白“三载以来謇之所以忍侮蒙讥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笔凋昼惭而夜者不知凡几”1899年春大生纱厂开工之前也是资金最困难的时候张謇为筹集工程扫尾、装机购花、清付利息等等费用“奔走宁沪图别借公款不成;图援湖北、苏州例以行厂机器抵借不成;告急于各股东不答”而“上年汇款到期若不还则益失信用后路且绝”无奈张謇只好卖棉花应急“以所收八万金之花渐次运沪售卖应付”在四处碰壁的情况下张謇再一次向江督刘坤一求援此时张謇的处境是“哀于江督则呼吁之词俱穷;谋于他人则非笑之声随至”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他只好向江督呼吁“另派殷富员商接办”但“函牍再上”回答却是“不可”“及至开车所恃为运本者仅数万金”为勉强维持张謇东挪西借甚至以每月1.2分的高利向钱庄借贷即使这样到新花上市时依然是“资本已竭危险万状”此时张謇“迭次函致各股东告急请援迄无一答”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张謇“乃复分告股东拟将四年汗血所成之厂出租于人”结果却仍然是“亦不答”而拟将大生纱厂出租以摆脱困境的计划也因“迭受议租人之挫折实不能堪”的原因而致告吹张謇以堂堂状元之身为筹备大生纱厂弄得焦头烂额在走投无路之际与一二朋友在上海“每夕相与徘徊于大马路泥城桥电光之下仰天俯地一筹莫展”最后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纳助手沈敬夫的建议走出破釜沉舟的“尽花纺纱卖纱收花更续自转”的险棋意外获利才使大生纱厂得以存续并有了以后发展的基础 上述大生纱厂招股集资过程中的艰难情状1907年大生纱厂第一次股东常会议事录中张謇以经历“四险”的方式作了总结但是问题在于大生纱厂的招股集资为何如此之难张謇的集资难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要什么样的条件才能顺利招集到资金兴办企业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无疑对于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近代中国股份制企业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意义 关于张謇招股难的原因此前也曾有部

文档评论(0)

yxn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