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饰描写
中国人民大学本科学生学年论文
淘宝定制 ID搜;磐石文化传播公司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服饰描写
作 者: 卢静
学 院: 文学院
专 业: 中国语言文学
年 级: 2009级
学 号: 2009202240
指导老师:
论文成绩:
日 期: 2012.4.11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服饰描写
摘 要:
在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中,记述了一个上海女性身世沉浮的四十年。小说对其人物的服饰进行了精心的刻画,而正是通过这些服饰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角色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世界,而且还通过服饰审美的演变,揭示了上海这座时尚之都在历史的各个时期所体现的城市精神。
本文针对王安忆的小说《长恨歌》,深刻的分析了其中出现的服饰的时代背景及个人特征,并同时联系了著名小说《红楼梦》和张爱玲的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服饰描写来加以强化,进一步分析和说明服饰对于人物刻画的作用。
关键词:
《长恨歌》 服饰 女性 上海
引言
作为王安忆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长恨歌》这部小说中详细地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上海小姐四十年间身世沉浮的往事。在上海百年历史积淀的独特背景下,通过一系列人物的命运遭遇,充分的表现了宏观的历史背景下上海城的独特底蕴。“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通过这句话我们也就能够理解了王安忆在写作《长恨歌》时切入城市的主要手法及方式——不写宏大的历史事件、不展现史诗般的历史场面、不刻画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不讲述史学家们热衷的话题,反而是通过描写一个平常的女人的日常生活情境,进而展开了上海的社会发展史介绍。
王安忆强调:“要写上海, 最好的代表是女性, 不管有多么大的委屈。上海也给了她们好的舞台,让她们伸展身手,……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才是。”百年上海的文化特征造就了独特的上海女性,而上海女性的柔韧风韵又在相对地诠释着最好的上海文化,这些上海女性的柔韧风韵,其实主要都落脚在上海女性独有的审美穿衣上。“我个人认为, 历史的面目不是由若干重大事件构成的, 历史是日复一日、点点滴滴的生活的演变。譬如上海街头妇女着装从各色旗袍变成一式列宁装,我关注的是这样一种历史。”迄今为止,大多数世人对《长恨歌》的研究,较多的是停留在研究其文本特征及时代特点,相反地,对于其中人物的服饰描写及背后所蕴含的深意则较少研究。因此,本文选取了服饰历史这样一个独特的角度,从这一角度着手,进行对整个历史的深刻研究。
二、服饰的时代烙印
每当历史的车轮碾过,便总会在社会的肌理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这烙印大多时候都体现在宏观的大方面上,例如政权的更迭、权力的变换等,但其实,变化的最明显表现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更为深入的则是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变化体现。王安忆是一名女性作家,她温婉、细腻,不同于大多数男性的视角,作为一名女性作家,王安忆用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发掘出了存在于历史中的服饰变化,她全面的分析了这些细微的变化并将这些变化,作为主人公活动的背景。
她在《寻找上海》一文中指出:“现在生活却是如此的绵密,甚至是纠缠的,它渗透了我们的感官。感性接纳了大量的散漫的细节,使人无法下手去整理、组织、归纳、得出结论。??它对于我们实在是太具体了,具体到有时候只是一种脸型,一种乡音,一种口味。??而在略为成年以后,感官发育得更为深入,便被另一些较为抽象的事物所吸引。这些事物,往往是含混的,模糊的形骸,边缘渗入在空气里,于是,这里和那里,就连成了一片,它们形成了一种叫氛围的东西。”也正是因为这样,在《长恨歌》中,主要的人物角色虽然生活在风云变幻的乱世,并且经历了风起云涌的革命时期,但是在阅读这篇小说时,我们却可以感受到文章在实际上对这些大的历史背景极力的避开和模糊的处理,避免从庞大宏观的角度上反映出历史的变化和发展,而最终呈现读者面前的只是上海都市生活的点滴。
这种故事情节和叙事手法并不多见,但这也正是文章的珍贵之处,以最平实的视角去展现最不平实的事物。王安忆也正是凭借着此部小说,在1996年获选了中国时报的开卷好书奖、1998年的上海文学艺术奖、2000年的90年代最具影响力中国作品以及第五届的茅盾文学奖等一系列文学类的奖项。这些奖项的颁发不但是大众认可小说《长恨歌》的体现,也是一种新的表现手法横空出世的惊艳。而在王安忆的另一部小说作品《桃之夭夭》中,也可以清晰的撇见这种故事情节及叙事手法的影子。在小说《桃之夭夭》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 77页.pdf
- 2025贵州盐业(集团)黔东南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小学阶段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有效路径探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2024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计划暨备考策略.pdf VIP
- 入党积极分子入党答辩1.pptx VIP
- SEMI-F047-000-0706-en电压暂升暂降标准.pdf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政治考试大纲.docx VIP
- 2025年中国聚氨酯混炼胶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在excel中绘制水位~库容~面积的图表.xls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高起本(历史地理综合)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