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記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育星教育网——中学语文资源站()资源,未经授权,禁止用于任何商业目的。
2010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阅读突围方略
记叙文人物性格及环境描写的作用
【知识导学】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主要是针对写人的记叙文。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阅读时只有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和作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才能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如《孔乙己》一文中第一段对鲁镇咸亨酒店的介绍。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对海面景物的描写。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是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
如何把握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抓住人物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特征(直接描写)。如《孔乙己》一文中孔乙己第一次到酒店喝酒的情景:外貌——贫困潦倒、好逸恶劳;语言——迂腐可笑、自欺欺人等。2.通过对其他人物的言行描写,间接反映主人公思想性格。如《最后一课》一文通过写听课人的认真和反应来表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精神。3.理解具体事件,了解人物形象。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写蔡老师“排除小纠纷”,既反映了蔡老师公正、善良、热爱学生的精神品质,也表现了“我”热爱、赞颂老师的思想感情。4.从细节描写入手。细节描写也是刻画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节描写就是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服饰、神情以及事物、环境的细微处进行具体描写。如《背影》一文中父亲爬月台买橘子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5.从分析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入手。如《最后一课》一文中小弗朗士对韩麦尔先生的思想感情的变化:从怕老师到理解、同情和敬爱老师,以至于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这种人物关系的变化,正体现了小弗朗士的逐步成熟和强烈的爱国之心。6.抓关键性词语。如《背影》一文中“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句话中“很快”二字表现出“我”对父亲感情的变化。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一定要结合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人物刻画来进行。如《孔乙己》一文中第一段对鲁镇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孔乙己生活的时代背景,为孔乙己的出场做了铺垫,暗示他在这样的环境下结局只能是悲惨的。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两处对海面景物的描写,前者表现人物欢快的心情,后者表现人物沮丧的心情。
【例题讲解】
父亲的来信
胡智慧
父亲来信了,内容非常简单:
“慧:你已经离家归队多日,也没有写信说你平安到达,你妈非常担心。每次归队后都应先写信。父。”
于是,一种深深的愧疚慢慢弥散在心头。
到远离家乡的辽北当兵,有了写家书的必要。但现在老了点,当军官了,潜意识中总认为与做农民的父亲无话可说,而所谓家书其实只是例行公事地报报平安而已。父亲却认真得很,不但对我每次报平安的信仔细答复,隔一段时间,还会主动给我写信。父亲的信很短,从没有超过一页纸,有时常常是三五句话,无非是告诉我家中一切都好,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等等。
父亲的信又是随意和马虎的,有时写信的纸好像是随手捡来的,正面还有无关的字迹,后面才载有殷殷的嘱托。而且家里好像也没有一支真正能用的笔了,父亲能找到什么样的就用什么样的,所以给我的信中常常有各色笔迹。我曾提醒父亲不要用红笔写信,但父亲“顽固”依旧。战友读到家书的时候,往往都是激动异常,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而我读父亲的信却没有这种感觉。父亲像在无意中写了这些信,从信中我读不到家的温馨,也读不出家里人是否对我有想念之意。我总能平静地读父亲的来信,像读一些与我无关的语句,然后收起来,留意一下这是父亲的第几封信。
探家的时候,我开玩笑般对母亲提起父亲的信,想让母亲告诉父亲,如果没事就不必经常写信了。在我看来,父亲那些没有多少意义的信是不值那几角邮资的。而母亲的回答却出乎我的预料:“你爸写这些都成习惯了,到时候如果不给你写信,他就觉得像把你丢了一样。”像把我丢了一样?我一时怔在那里,一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在心中升起。
偶然翻着父亲专用的那个抽屉,意外地发现一沓信封,每个信封都贴好了邮票,而且都写上了我的名字。我随手把信封一字排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线。此时此刻,我不由泪流满面:我已是高空中的风筝,或许永远没有回归的那一天;而父亲却在用信拉起一根长长的线,以便知道他的孩子在何处飞翔!
到部队后,我也买了许多信封,写上了父亲的名字。我以后也会经常给父亲写信的,告诉他我在部队一切都好。
(选自《羊城晚报》,有改动)
1.整体把握。
父亲的来信仅仅是一封信吗?
[解题指导]这道题目考查的是对文中“父亲”行为的深刻理解,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回答时,要结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