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潭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doc

关于湘潭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湘潭大学第二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

湖南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项  目  申  报  表 项目名称: 基于HPLC活性制备油茶籽醇提取物特征化合物 学校名称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性 别 入 学 年 份 兰芳食品科学与工程 女 2014年9月 郑双粮食工程 男 2013年9月 王萌皓食品科学与工程 女 2013年9月 常宇食品科学与工程 男 2014年9月 钱月娥食品质量与安全 女 2013年9月 曹清明 职称 副教授 项目所属 一级学科 林学/220 项目科类(理科/文科) 理科 学生曾经参与科研的情况 王萌皓主持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项目《从油茶籽醇提取物制备几个多酚类单体化合物》。 郑双、钱月娥申报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团委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从油茶叶醇提取物制备几个酚类单体化合物》。 指导教师承担科研课题情况 2016-2018主持湖南省自科基金项目《高抗氧活性的朝鲜蓟提取物制备关键技术研究(2016JJ5016)》。 2011-2013参与国家自科基金项目《高抗氧活性油茶生物酚组分的结构表征及其作用机理研究C161103)》,排第二,已结题。 2008参与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基于生物酚的油茶活性成分分析及富集技术研究(08A086)》,排第三,已结题。 2007-2008年参与中澳科技合作特别基金项目《山茶属植物种子油品质评价及其活性成分分离(CH060164)》,排第2,已结题。 项目研究和实验的目的、内容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研究目的 目的是研究油茶籽抗氧化活性及功效主成分,对活性组分进行制备,对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 (2)研究的内容 a、对提取物进行离线和HPLC-online在线活性的测定:了解油茶籽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 b、筛选制备具有活性的新化合物:对于HPLC-MS的质谱结构进行裂解规律的研究,分析其结构,运用Scifinder数据库查新,进行核磁共振1H-NMR、13C-NMR、HMBC、HSQC以及H-H COSY共五大谱的研究,完成结构鉴定; c、制备具有高抗氧活性的特征化合物; d、制备具有高抗氧活性的组分:熟练基于活性筛选的组分制备程序,得到具有活性的油茶籽提取物。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对油茶籽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功效主成分进行研究,对高抗氧化活性组分进行制备,以及实现制备方法的标准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 油茶别名茶子树、油茶树,为茶科(Theaceae)山茶属植物,是世界四大木本油料之一,为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起源于亚洲东部,主产区为中国南部和西南部,我国油茶种植面积约为300万hm2,主要有以下几种品种: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约占总面积的98 %,其次为浙江省的浙江红花油茶、云南省的腾冲红花油茶、广东省和广西省的南山茶等。油茶籽中所含的多酚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抗心脑血管疾病、抗癌等多种功效作用。 随着天然产物研究的发展,人们对油茶籽酚类化合物组份、其功效作用及利用价值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但是现有技术从油茶籽中提取的酚类物质多属于混合物,多种化合物并存,成分不明确杂质也比较多,不纯净,不利于油茶籽提取物的广泛利用和市场化。 大孔吸附树脂法是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对混合物中待分离物质所具有的吸附作用和筛选作用从而达到分离目的的方法。大孔树脂是一种不含交换基团,具有大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一般是白色颗粒状,粒度多为20-60目。理化性质稳定,不溶于酸、碱及有机溶剂,不受无机盐类影响,通常有非极性和中等极性两类。在水溶液中吸附力较强且有良好的吸附选择性。大孔吸附树脂同时兼有吸附性和筛选性,因此,欲分离的天然产物成分的极性大小和分子体积是影响分离的关键。 柱层析法又称柱色谱法,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离技术。它是根据样品混合物中不同组分理化性质的不同且在固定相与流动相中的分配系数不同来完成分离的。柱层析根据固定相的不同分为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聚酰胺柱层析等,不同的柱层析方法适合于不同的物质分离。 薄层色谱常用TLC表示,又称薄层层析,属于固-液吸附色谱,它是把欲分离的样品点在薄层上,然后用展开剂展开,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将吸附剂或者支持剂(有时加入固化剂)均匀地铺在一块玻璃上,形成薄层。薄层层析是一种微量、快速的层析方法。李晓娜等综述了薄层层析在植物活性成分研究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利用Rf值对样品与标准样品进行比照鉴定纯化合物、混合物分离、提纯和制备、筛选柱层析洗脱条件。 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效果好、操作简单,在黄酮类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的鉴定中应用非常广泛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