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简报第一期.doc-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doc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简报第一期.doc-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简报第一期.doc-外国语学院-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 简 报 (第一期) 2015年5月 目 录 北京首家斯拉夫研究中心在京成立(国际在线消息)/1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简介/2 Пекинский центр славистики/3 Beijing Slavic Research Center/5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名单/6 Члены научного совета Пекинского центра славистики/7 Academic Bord of Beijing Slavic Research Center/9 俄罗斯普希金之家北京分部简介/10 Пушкинский Дом в Пекине/11 Pushkin House at Beijing/12 耶鲁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主任亚历山大罗夫的贺信/13 俄国科学院俄国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所长巴格诺院士在我中心演讲/14 日本北海道大学斯拉夫暨欧亚研究所望月哲男教授在我中心演讲/14 中国首家斯拉夫研究中心在京成立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张卓琳、李晶晶、高阳):4月16日,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暨普希金之家北京中心成立大会在首都师范大学举行。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普希金之家)所长弗谢沃洛德·巴格诺等中外著名学者专家参加了成立大会和揭牌仪式。 据介绍,为聚合国内外斯拉夫学者,强化学科交流和融合,研究斯拉夫区域重大事项和前沿性问题,为国家对外交流和战略研究提供学术咨询,首都师范大学决定成立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30位著名专家应邀担任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由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担任,中心首席专家由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文飞担任,中心主任由首都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副会长邱运华担任。 俄罗斯普希金之家是俄罗斯科学院俄罗斯文学研究所的别称,于1906年成立于圣彼得堡,是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机构。普希金之家北京中心是该机构继英国爱丁堡分部后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第二家分部。 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在致辞中表示,斯拉夫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他们聚居的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体现着罕见的文化多样性,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斯拉夫地区又是欧洲乃至世界最为动荡的区域之一,两次世界大战均源于这一地区,近百年来这里也始终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场。庞大的族群和多样的文化,复杂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碰撞的文明和博弈的政治利益,使得这一地区注定成为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焦点。他同时表示,希望通过开设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拉近中国人民和斯拉夫人民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在国际社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参赞陶米恒表示,希望通过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这个平台加深中俄两国人民之间在语言和文学方面的相互了解。他还说,中国拥有非常浓厚的俄语和俄罗斯文学研究基础,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的成立将为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提供强劲的推动力,对于中俄两国人文领域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全体学术委员在成立仪式后合影 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简介 为聚合国内外斯拉夫学者,强化学科交流和融合,研究斯拉夫区域重大和前沿性问题,为国家对外交流和战略研究提供学术咨询,首都师范大学决定成立北京斯拉夫研究中心。 斯拉夫民族是欧洲各民族、语言集群中最为庞大的一支,其人口总数近3亿,占欧洲的30%,所居住面积达1800万平方公里,占欧洲的50%以上。斯拉夫大家庭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他们聚居的中东欧和巴尔干地区体现着罕见的文化多样性,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然而,斯拉夫地区又是欧洲乃至世界最为动荡的区域之一,两次世界大战均源于这一地区,近百年来这里也始终是地缘政治的角力场。庞大的族群和多样的文化,复杂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碰撞的文明和博弈的政治利益,使得这一地区注定成为世界范围的关注焦点。 将这一地区作为整体来看待的斯拉夫学于18--19世纪之交形成,如今已发展成为一项多学科综合研究,其范围涵盖斯拉夫诸国的文学、语言、艺术、哲学、历史、宗教、政治、经济、军事甚至科学等,是一门极具包容性和交叉性的学科。斯拉夫地区与我国有着传统的紧密联系,如何保持并加强传统的国家关系,深入的学术研究自然意义重大。 首都师范大学是国内俄罗斯研究方面人才较为集中的高校之一,刘利民、邱运华、刘文飞、林精华、隋然、杜桂芝、王宗琥等教授均任职于此,他们还分别担任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等国内俄罗斯研究方面学术组织和机构的负责人,俄罗斯研究已经成为首都师范大学的优势学科之一,

文档评论(0)

maritime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