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区域联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我国 “西电东送” 中通道工程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峡 葛洲坝 隔河岩 丹江口 安 康 二 滩 柘 溪 五强溪 溪落渡 向家坝 中线 : 将长江中上游的水电输往华东地区(主要水电站有二滩、葛洲坝、三峡) 我国 “西电东送” 南通道工程 ● ● ● ● ● ● ● ● ● ● ● ● ● ● 乌江渡 龙 滩 鲁布革 天生桥 岩 滩 恶 滩 大亚湾核电站 南路送电线路主要输送的红水河的水电,红水河只有几百千米,为什么水能却很丰富? 红水河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流域内降水十分丰富,河水流量大; 红水河又位于我国第二、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同时进行梯级开发,因此水能丰富 南线: 将贵州、云南、广西沿红水河流域的水电输往珠江三角洲 西气东输 输出区 有利: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综合利用步伐;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等。 不利:管道铺设沿线易造成生态破坏。 输入区 改善能源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减轻铁路运输压力;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等。 西电东送 输出区 有利:促进中西部资源的开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不利: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环境污染加重。 输入区 保障东部地区的电力供应;促进经济的发展;改善大气质量,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等。 资源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煤炭资源减少 地面发生下沉 产业层次偏低 大气污染 废渣处理 煤炭调出区 煤炭跨区域调配 煤炭调入区 煤炭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大同—秦皇岛 平朔 —黄骅 焦作-兖州-日照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三西”(即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水力资源则有70%在西南地区。而东南沿海供电中,80%来自煤电。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在京沪京广铁路线上,货运的40%运的是发电用煤。黄金水道的30%、高速公路的四分之一运的还是发电的煤。这个比率依然满足不了需求。 三、产业转移 (一)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 意义:既是对区际商品贸易与区际产业要素流动的一种替代,又可以促进劳动力、资本与技术在区域间的流动。 原因: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 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 转移。 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 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迁移的原因:企业为寻求廉价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市场。 迁移的影响:①促进内地欠发达地区发展; ②不可避免地对内地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转移的原因:①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 ②大陆有廉价的劳动力 ③大陆有众多的发展机会 ④大陆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大陆的意义: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 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广东边远地区地产业集群效应 形成原因:①珠江三角洲地区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面临产业 升级。 ②广东边远地区劳动力价格、房租、地价相对低廉, 工业原料资源丰富。 ③广东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流通条件和投 资环境都有明显改善,许多地区已经具备承接珠 江三角洲产业转移和拓展本地资源型产业的能力。 积极影响:加速了广东边远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了与珠江三 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 消极影响:可能给广东边远地区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二)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低级阶段:工业生产规模较小,对环境破坏不大。 重化工业阶段:“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趋于紧张。 高科技产业阶段:产业结构优化,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趋于减少。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 区域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区域联系 基本要求 1.了解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方式和取得的成效。2.分析我国能源与水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案例,了

文档评论(0)

2232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