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我們仨
內容簡介:
???錢鍾書夫婦在學界德高望重,《圍城》、《洗澡》兩部暢銷書更令他們聲名遠播。1998年,錢先生的逝世使文化界深感悲痛。但罕為人知的是他和楊絳唯一的女兒錢瑗已於此前(1997年)先他們而去。在人生的伴侶及唯一的女兒相繼離去後,92歲高齡的楊絳用心記述了他們這個家庭63年的風風雨雨、點點滴滴,結成回憶錄《我們仨》。
本書分為兩部份。在第一部份,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一家三口的情感體驗。第二部份,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並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63年間這個家庭的人生歷程。不論暴風驟雨,他們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經成為楊絳一家人生最安全的庇護所。天上人間,陰陽殊途,卻難斷摯情。楊絳獨伴青燈,用心靈向彼岸的親人無聲地傾訴著。
生命的意義,不會因為軀體的生滅而有所改變,那安定于無常世事之上的溫暖親情已經把他們仨永遠聯結在一起,家的意義也在書中得到了盡情的闡釋。
讀楊絳新作《我們仨》 中華讀書報:吳學昭
今年3月4日是錢鍾書和楊絳的獨生女兒、北京師範大學外語系教授錢瑗逝世6周年忌日。她沒有留下骨灰,清明節無法為她掃墓,朋友們懷念她,也只有去到她學於斯教於斯幾十年辛勤耕耘於斯的北京師範大學校園,文史樓旁走走,雪松跟前坐坐,憶往追昔,憑寄哀思。
還記得那年“三八節”在八寶山為錢瑗送行,在她那笑容粲粲的遺像下,擺放著一隻精致的花籃,素帶上沒寫幾個字:瑗瑗愛女安息!爸爸媽媽痛挽。人走到這裏都不免鼻酸淚下。錢瑗是爸爸媽媽的最愛,他們沒來同女兒告別。錢先生臥病醫院,楊絳怕他受不了如此沈重的打擊,暫時還沒敢把阿圓去世的噩耗告訴他。而楊絳自己肝腸欲斷,實在難以面對這令人心碎的場面,寧可獨自在心裏默默地為女兒送行。
錢瑗是肺癌轉脊椎癌,楊絳常勸女兒“養病要緊,勿勞神”。錢瑗聽命,放下筆。她想寫的《我們仨》就由楊絳來完成了。 楊絳知道女兒病危,沒敢告訴錢先生,她照常天天到醫院看望他。錢先生病情日趨嚴重,身體逐漸虛弱,沒有力氣說話,只能以眼神進行無言的交流,也許充滿愛意的對視也是一種慰藉。直到1998年冬的一個早晨,他離開了人世。 60多年相知相契、相濡以沫的同心伴侶,從此人天兩隔,楊絳心上的痛楚是任何別人體會不了的。
2002年冬,楊絳定下心來聚精會神地開寫《我們仨》,這是她女兒未能完成的文章。回憶往事,很難不觸動深藏心中的傷痛,她幾乎是伴著眼淚寫完的。讀過初稿的朋友,也無不感動落淚,尤其第二部:我們仨失散了。大家似乎跟著作者在錢鍾書先生父女人生的最後驛道上,重新走了一回。楊絳的心情和那意境,恐怕只有錢先生在1991年構思中的小說所寫的詩句足以寫照和體會:“夢魂長逐漫漫絮,身骨終拼寸寸灰。”
楊絳的筆調依然清新優雅,保留著她特有的冷雋幽默,有人稱之cynical者。
錢鍾書、楊絳、錢瑗“我們仨”,在楊絳傳神的筆下,躍然紙上,讀來十分親切。他們性格各異,志趣相投,都將讀書治學作為自己人生的追求。他們的善良、智慧和正直,他們對生、老、病、死的透徹豁達,使人深受感悟,獲益非淺。
訪問楊絳
記者:《我們仨》主要談了哪些內容?
楊絳:這本書分為兩部份。第一部份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後幾年中我們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份記錄了自1935年與錢鍾書赴英國留學,生下女兒錢媛,直至1998年錢先生逝世這63年間的生命痕跡。
記者:最近身體怎麼樣?
楊絳:還湊合,身體毛病很多,九十出頭的人了,哪兒能沒病呢?(笑)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時間,我知道自己也來日無多,時間是最寶貴的,想儘量多些時間來寫作,把能做又該做的許多事做出來。我一天多數時間都是在寫作,有保姆照顧我。
記者:您現在最大的生活困擾是什麼?
楊絳:最大的問題就是打擾特別多,尤其是電話太多,我真擔心自己的時間是不是就這樣會被消耗掉。你能不能代我轉達給那些想來採訪或看望我的朋友們,楊絳謝謝他們的關心,但千萬不要過來看我。你想,即使大家來了,就算同我聊了一天,又能怎麼樣?我們也不可能只憑這一天交談就成了朋友吧,還是請大家給我留些時間吧,那樣我寫些文章出來,大家看到後就權當成我寫給大家的一封信吧。
記者:我們曾經在信報文化版的“感動中國的作家”欄目中介紹過錢鍾書先生,您是如何看待他這個人的?
楊絳:錢鍾書完全夠得上“感動中國的作家”,這個話題很好,但我作為他的老伴兒談他太多還是不太好,你能不能找這方面研究他的專家來談?那樣可能更好些。
我們仨
楊絳、錢瑗、錢鍾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