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夹层论文.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主动脉夹层论文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临床观察 邱福轩 李亮 (作者单位:焦煤集团中央医院普外三科 邮编:454000) 摘 要 目的 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科2004年2月至2012年12月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患者均成功植入覆膜支架, 所有患者术后均行CTA复查,支架无移位,一例术后内漏,半年后因夹层破裂死亡。其中,高热1例,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一例术后半年出现腰部疼痛,复查CTA支架位置良好,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快,经应用泼尼松治疗后症状消失。一例术后6年出现Stanford A型夹层,最终因夹层破裂死亡。一例术后七年因为脑出血死亡。无截瘫病例出现。结论 采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具有安全、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势,近中期疗效满意,远期效果尚有待进一步随访。但同时得注意术后原发病的治疗,否则将出现致命性的后果。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腔内治疗;并发症;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 AD)是指主动脉腔内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 使中膜分离, 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壁延伸剥离,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或主动脉分裂[1] 。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年自然发病率约1/10万。但AD发病急骤, 临床表现复杂, 通常未经治疗发病48小时内死亡率达到50%,约70%患者1周内死亡。无论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 死亡率都很高[2] 。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 EVGE )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近年来外科领域的一项新进展。与传统手术相比, 该术式具有疗效好、微创、并发症少、病死率低等优势[3]。2004年2月~2012年12月, 我科应用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33例, 并对其进行密切随访,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 1 对象 2004年2月~2012年12月, 我科为33例Stanford B型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施行了EVGE, 急诊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抢救治疗2例, 择期行覆膜支架腔内治疗31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76( 58 ± 12)岁; 从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为3天至4年。其中突发胸背部疼痛者31例, 2例无明显不适。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6例, 糖尿病8例,脑梗死2例,结肠癌一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CT 血管造影( computed tomog raphicangiog raphy, CTA )检查诊断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并确定内膜破裂口的位置及长度。 1.2 手术方法 整个手术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下完成。患者取平卧位, 全麻,常规消毒铺巾,采用Seldinger技术行左肱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血管鞘,将5F金标导管置于左锁骨下动脉开口的近端升主动脉处作为标记,行主动脉造影,综合术前及术中所测量的动脉直径选择合适覆膜支架,右股动脉切开置入5F导管,经鞘管插入5F 猪尾导管,采用步进造影明确导管位于真腔后交换超硬导丝,退出导管鞘,同时控制性降压,控制收缩压在90mmHg(1mmHg=0.133kPa)以下,心率90次/min以下后将选定适当型号的覆膜支架随输送系统送入降主动脉夹层起始部,根据破口位置,将输送器送至恰当的位置,将覆膜支架释放封堵内膜破口。再次造影确定支架位置,破口已完全隔绝,缝合股动脉及切口各层。 术后治疗及随访:术后患者均进入重症监护室,给予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同时预防感染及支持治疗。术后1、3、6个月及每年定期复查主动脉CTA。 2 结果 本组33例均一次性成功植入覆膜支架,成功率100%,手术时间60~ 120 min,无支架移位、左上肢缺血、神经系统症状、主动脉破裂、截瘫等并发症发生。术中支架释放后,造影显示有2例出现内漏,1例经球囊扩张及加放一枚支架( CUFF),再次造影未见造影剂外溢。另1例内漏少,未行特殊处理,术后反复行CTA检察发现内漏未闭,半年后因夹层破裂死亡。术后高热1例,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一例于术后半年出现腰部疼痛,复查CTA支架位置良好,C反应蛋白及血沉明显增快,经应用泼尼松治疗后症状消失。一例术后6年出现Stanford A型夹层,最终因夹层破裂死亡。还有1例术后血压控制不佳,于术后7年因脑出血死亡。本组无截瘫病例出现。余30例患者术后随访6~80个月,患者生活状态均良好, 复查主动脉CTA见夹层真腔明显增大,假腔内血栓形成,管腔变小,未见覆膜支架移位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a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