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人民版必修专题习预习案探究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近代以来服饰和饮食等物质生活的变化 1、衣:①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是长袍马褂②西装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民国成立后成为男子的礼服之一;③中山装与旗袍是在广泛吸收欧美服饰优点的基础上形成的近现 代民族服饰;④20世纪下半叶,苏式服饰受到青睐,中式便装成为日常穿着,中山装成了流行时尚;⑤改革开放后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开始由穿得暖向穿得好过渡,中国服饰从封闭 走向开放。 2、食:19世纪40年代起,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此。 (二)、社会习俗的变化 1、原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巨大变革(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社会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表现:①婚嫁习俗变迁:近代—婚姻自主、删繁就简;现代---恋爱自由、婚姻自由;②丧葬礼俗的变化:趋于简化;西方色彩的新式葬礼、殡仪馆与公墓;改土葬为火葬;③ 其他习俗:剪辫易服、迫令放足、社交礼仪…… (三)、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变化的原因 1、首先是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涌进我国。 2、其次一些先进的中国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3、中共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二、交通工具及通讯技术的进步 (一)、过程 交通: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的演进。 2、近代交通工具更新的特点:传统的代步被人力车、自行车、三轮车等人力作为牵引的交通工具取代,机械动力牵引的交通工具也日趋重要;更新过程城市较乡村显著 3、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①人力车的出现②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②电车:出现于1906年天津创办有轨电车 交通系统。 ③公共汽车:出现于1924年的上海,解放前车少人多;北京在1935年才有了公共汽车;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④1865年,中国自行设计了第一 艘轮船;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中国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通讯:⑴邮政通信:①1866年,海关开始试办邮政,1896年改为正式办理;②辛亥革命后,大清邮政改为中华邮政,邮局邮路进一步发展;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成立,开创了邮政和电信合一的新时代; ⑵电信事业:电报:①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②无线电报自1906年创设以来,也获得了发展;③电话:1882年,电话传入中国 (二)、影响:1、加快人民生活的节奏;2、提高了生活质量;3、加快了信息的传递;4、提高了效率。 三、大众传媒的发展 (一)、近代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报刊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 名称 时间 地位、作用、影响 《中国丛报》 《万国公报》 19世纪中前期 ①外国传教士在华最早办的报 ②推动了国人办报的热潮 《昭文新报》 1873年 ①艾小梅在汉口主办;②开创国人办报的先例 《时务报》 戊戌变法时期 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民报》 辛亥革命时期 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时期 宣传民主、科学、共和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 种类、数量大增;内容异彩纷呈 (二)、大众转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近代报刊和影视以丰富的内容和生动直观的形象,及时传递时事信息,促进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开阔了人民的视野。 2、互联网正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与交往方式,同时也催生着当代中国经济生活的新观念和新模式。 (三)、影视业发展的标志性事件 1、电影事业的发展: (1)开端:1905年中国人自己摄制的《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发展并走向成熟:①1931年《歌女红牡丹》,结束了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②《渔光曲》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③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即田汉作词、 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电视事业的发展 (1)、20世纪30年代问世 (2)、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开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197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改名为中央电视台,之后,各省地方电视台纷纷宣告成立。 (3)、1978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了自己的电视台。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可以从以下几点考虑:(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1.鸦片战争至19

文档评论(0)

huang37168h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