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上单元2(第-11周).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 1. 光的行进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什么是光源以及光源的种类。 2.知道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 学会做小孔成像实验盒。 4.能够用语言和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因。 重点:认识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难点:画图解释小孔成像的原理。 二、制定依据(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本课包含两个主题概念:一是光源,二是光的直线传播,后者为本课探究重点,也具有一定的难度。光线传播现象对孩子们来说也并不陌生,教科书以透射过密林和乌云的阳光,夜间的车灯光柱这三幅插图唤起学生的相关知识,使学生会很容易想到光沿直线行进。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课前准备 开放式导入 1.教师出示各种光源的图像资料。提问:这些画面漂亮吗? 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一、探索和调查 (一)认识光源。 1.师生谈话:我们把这些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提问:你还能说出哪些光源呢?判断:月亮、镜子是不是光源?讨论:你们能按照一定的方法给这些光源分类吗?学生交流:是怎么分类的?谈话:我们也能把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那么哪些是自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呢?谈话:对于光你有什么想研究的问题吗?探究光是怎样行进的谈话: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猜测一下,光可能是怎样行进的。2.学生交流,说自己猜测的理由。3.教师出示各种光直线行进现象的图像。4.谈话:这些光现象的图像对你有什么启发吗?5.谈话:刚才大家对光是怎样行进的进行了猜测,你的猜测对吗?怎样证明?.讨论:如果要使手电筒的光穿过所有纸板中间的孔照到墙上,该怎么办?.学生小组交流:你们是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小组活动。 开 放 式 延 伸 1.出示小孔成像的故事,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探究结果去思考其中的原因。 2.完成习作。 1.学生课后思考。 2.学生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光的行进——直线 发光物——光源 反思重建 课题 2.照镜子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1. 能自行研究镜子并发现各种有趣的现象。 2.知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表面越光滑,反射效果越好,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 3.会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4.知道潜望镜的工作原理,并能画图解释。 5.知道反光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 重点: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难点:制作潜望镜或万花筒。 二、制定依据(教材、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利用学生熟悉的日用品——镜子,来探究光的反射现象,说明镜子可以改变光的路线。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对光的直线传播规律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直线传播的光遇到其他物体阻挡时,会怎么样?部分学生有模糊的概念,还有很多学生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二次修改 课前准备 开放式导入 谈话:每天早晨起来,同学们都会照一照镜子,整一整自己的仪容,你们知道吗,其实在照镜子的活动中也蕴藏着许多科学知识,今天让我们深入研究。(板书课题) 1.学生交流,讨论。 核 心 过 程 推 进 一、探索和调查 (一)玩平面镜,知道镜子能成像 1.提问:在平时照镜子时,你们有哪些发现? 2.镜子中的像有什么特点?师可在黑板上画简图。 3.对学生提到的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为什么在镜子中能看到自己? 4.小结镜子能成像的结论。 5.提问:你们还有什么玩法?(看书P20,提示) 6.玩镜子:改变两面镜子夹角,比一比谁的发现多。 (二)玩镜子,知道镜子能反光 1.谈话:室外的阳光要比室内的阳光灿烂得多,你们有办法把它们引导进教室里吗? 2.提问:为什么能借助镜子把阳光引到教室里? 3.小结:光照到镜子上就会发生反射现象,也就是说镜子还具有反光作用。 (三)认识凸面镜.凹面镜 1.谈话:刚才我们一直在研究平面镜,如果把镜面弯曲,看到的像会有变化吗? 2.实验:观察不锈钢汤匙的两面,有什么发现? 3.讲述:汤匙的两面就是弯曲的镜子,一面是凸面镜,一面是凹面镜,而所成的像一个是放大的像,一个是缩小的像。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4.分组讨论: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凸面镜和凹面镜? (教师可板书) 1.学生回答。 2.学生思考回答。 3.学生动手操作。 4.汇报方法,并通过实验验证方法。 5.学生回答。 6.学生猜想。 7.学生观察。 8.学生回答。 9. 学生讨论、举例。 开 放 式 延 伸 1.介绍万花筒的制作方法。 2.指导学生制作潜望镜。 (1)出示教师制作的潜望镜,分组分析潜望镜看到物体的原理。

文档评论(0)

yi593p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