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国际法复习j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法复习j资料

第一章 绪论 大沽口案 1864年普鲁士政府派遣李斯福为驻华公使,4月间,李斯福乘坐兵舰“羚羊号”抵达中国天津大沽口海域,遭遇三艘丹麦商船。当时普丹正在欧洲因领土问题交战,于是,普鲁士兵舰将三艘丹麦商船拿捕。清政府根据惠顿《万国公法》第2卷第4章第6节:“中国所管海面,及澳港长矶所抱之海,此外更有沿海各处,离岸十里之遥,依常例归其辖也。盖炮弹所及之处,国权亦及焉,凡此全属其管辖,他国不与也”,认为普舰在中国洋面拿捕丹麦商船,“显系夺中国之权”。并与普鲁士公使进行了严正交涉,最终迫使普舰释放二艘丹麦商船,并对第三艘予以折款抵偿。 美国侵犯尼加拉瓜的军事行动案 从1984年2月开始,在美国的资助和直接参与下,尼加拉瓜反政府武装组织在尼加拉瓜几个重要港口布设水雷,这严重威胁到尼加拉瓜的安全和航行,并造成了重大事故和损失。此外,美国还支持尼反政府武装攻击尼加拉瓜港口、石油设施等。 为此,尼加拉瓜于1984年4月9日向国际法院提出申请,控告美国。 美国认为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因为尼加拉瓜未接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 1984年4月6日美国政府通知联合国秘书长对于1946年发表的接受法院强制管辖的声明在两年内不适用于“与任何中美洲国家的争端或由中美洲发生的事件引起或同中美洲事件有关的争端”,该通知立即生效,这也排除了法院对本案的管辖权。 1946年美国在接受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中规定,“本声明有效期5年,此后,于终止本声明的通知发出后6个月期满时失效”。 1984年5月,法院指示了临时保全措施。11月,法院作出初步判决,否定了美国的初步反对意见。 1985年,美国宣布退出国际法院的诉讼程序,并中止1956年《美国和尼加拉瓜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和美国对国际法院强制管辖的接受。 根据规约第53条有关当事国一方不出庭的规定,法院决定继续审理此案。 1986年6月,法院对本案的实质问题作出了判决。 法院以绝大多数票判决:美国有义务立即停止并不再采取任何上述违背其国际义务的行为,并对违反行为所造成的损害予以赔偿。 第二章 国际法的基础知识 一、国际法,主要是国家之间的法律,即主要是国家在其相互交往过程中形成的,主要调整国家间关系并具有其拘束力的原则、规则和规章制度的总称。 二、国际法的分类 普遍国际法 区域性国际法 一般国际法 特殊国际法 传统国际法 现代国际法 协定国际法 习惯国际法 三、国际法的性质和效力依据 (一)国际法是不是法律? 否定论:主权国家不受法律约束。国际法无上下等级。国际法属于一种国际道德,无强制性。 肯定论:主观上得到各国共同同意。客观上有条约等保证其强制性。现实中为文明国家所认可和遵守。 现实必要性。 (二)国际法的效力依据----共同同意 自然法学派和新自然法学派 实在法学派和新实在法学派 格劳秀斯学派(折衷法学派) (三)国际法的特征 (1) 国际法主体:大主体 国内法主体:小主体 (2) 国际法的立法方式:平行立法 国内法的立法方式:垂直立法 (3) 国际法的执行方式:自助为主 国内法的执行方式:机构为主 四、历史 1、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产生及现实意义。 近代欧洲国际法开始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公会和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2、格劳秀斯的名著《战争与和平法》,被誉为近代国际法的奠基人。 第三章 国际法的渊源 一、《国际法院规约》第38条 规定:(一)“法院对于陈诉各项争端,应依国际法裁判之,裁判时应适用:(1)不论普通或特别国际协约,确立诉讼当事国明白承认之规条者。(2)国际习惯,作为通例之证明而经接受为法律者。(3)一般法律原则为文明各国所承认者。(4)在第59条规定下,司法判例及各国权威最高之公法学家学说,作为确立法律原则之补助资料者。” (二)前项规定不妨碍法院经当事国同意本“公允及善良”原则裁判案件之权。 二、国际条约---最主要的渊源 (一)概念是国际法主体间依国际法所缔结的据以确定其权利义务关系缔结的一种书面协议。 (二)条约的分类 1、多边条约(公约)与双边条约 2、造法性条约与契约性条约: 造法性条约 指有关确立(或更改)一般国际行为规范的条约。 契约性条约 指就特定事项规定缔约国间具体权利义务的条约。 三、国际习惯---国际法最古老(原始)最重要的渊源。 (一)概念:是各国在其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规则。 (二)国际习惯构成要素: 1、通例的存在。 2、法律确信。 (四)国际习惯的效力: 1、习惯是默示同意。 2、一项习惯法在形成的过程中,对自始反对的国家无效。 四、一般法律原则 “一般法律原则”是各个法律体系的共有的原则。 五、其他 1、司法判例 2、国际法学说 3、“公允及善良”原则 第四章国

文档评论(0)

haohaoshu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