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集反应.ppt.ppt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凝集反应.ppt

第一部分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抗体反应: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 外特异性结合发生的反应。 应用:①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②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以鉴定病原微生物,确诊感染性疾病的病因,也可以辅助免疫相关性疾病的诊断。 方法:①凝集反应,②沉淀反应,③补体参与的反应, ④免疫标记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示意图 定义: 凝集反应指细菌、红细胞等颗粒性抗原或表面覆盖抗原的颗粒状物质(如红细胞、聚苯乙烯胶乳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团块现象。 【实验内容】 玻片凝集反应 试管凝集反应 一、玻片凝集反应 一、玻片凝集反应 实验原理: 当颗粒性抗原与其相应的抗体特异结合时,在电解质存在下,两者比例合适时,可出现凝集颗粒,此现象称凝集反应。 【材料】 1.1:20痢疾免疫血清,1:20伤寒免疫血清。 2.伤寒沙门菌菌液,痢疾志贺菌菌液。 3.生理盐水,玻片,微量移液器,消毒缸等。 【方法】 1.取洁净玻片2张,各用记号笔划分三等份,如下图所示。 2.在玻片的左上角分别标记1和2。 ● ● ● ● 二、试管凝集反应 实验原理 将待检血清作对倍稀释后,加入等量的已知颗粒性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抗体在试管内直接结合而出现的凝集现象称为试管凝集反应。此法是一种半定量法,可采用已知抗原(如细菌悬液)来测定相应抗体的水平(效价或滴度)。 【材料】 1.1:20伤寒免疫血清。 2.伤寒沙门菌菌液,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液。 3.生理盐水,TIP头,微量移液器,U型微量反应板。 4.恒温培养箱等。 方法 标记U型微量反应板 于两横排1~10孔中各加入生理盐水,每孔50μl。 分别在两横排的第1孔内加入1:20伤寒免疫血清50μl,每排各从第1孔开始作对倍稀释至第9孔,从第9孔混匀后弃去50μl。 第一横排从第10孔至第1孔各加入伤寒沙门菌菌液50μl/孔。第二横排同法各加入混匀的甲型副伤寒沙门菌菌液。 充分混匀后,置45℃恒温箱孵育1h后取出,室温静置15min,观察并记录结果。 血清对倍稀释方法: 用微量移液器将第1孔的溶液连续吸吹三次,使其充分混匀。吸出50μl移入第2孔 。同法吸吹三次使充分混匀后再吸出50μl移入第3孔,如此作对倍稀释至第9孔,吸吹混匀后吸出50μl弃去。此时第1~9孔的血清稀释度依次增加一倍,即血清对倍稀释法或倍比稀释法。 孔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生理盐水(μl)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1:20伤寒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 免疫血清(μl) (弃去50 ) 血清稀释度 1:40 1:80 1:160 ------------------------------1:10240 — 菌液(μl)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50 血清最终 1:80 1:160 1:320 ------------------- --------------1:20480 — 稀释度充分混匀后,置45℃孵育1h,取出室温静置15min观察结果 【结果判定】 观察结果:先观察生理盐水对照孔(第10孔)。此孔细菌应不发生凝集,液体混浊,管底沉淀物呈圆形,边缘整齐。此沉淀物为细菌悬液在静置1h过程中,因重力作用自然下沉形成。然后自第1孔开始依次观察孔内液体的混浊程度及孔底凝集块的大小。 凝集物 上清液 凝集程度 全部凝集 澄清透明 ++++(凝集块大,为最强凝集) 大部份凝集 基本透明 +++ (凝集块较大,为强凝集) 有明显凝集 半透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