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用解剖学及生理学.doc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用解剖学及生理学.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长沙医学院教案格式 课程名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授课对象 06级预防医学(本科) 授课时间 2008年 课程类型 理论课 课程总学时 30学时 考核方式 考试 教材名称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六版),田勇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授课内容 第六篇第一章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授课学时 1.5学时 目的要求 1.了解耳廓、外耳道的特点 2.熟悉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 3.熟悉鼓室之分部、各壁的重要结构与毗邻关系,了解鼓室内容物 4.了解鼓室、乳突、面神经的部位及其毗邻关系 5.熟悉咽鼓管之起止、构成、成人与婴幼儿咽鼓管的差异 6.了解内耳的分部,熟悉内耳听觉与平衡器官的位置与结构 7.熟悉耳的各部的主要功能 8.熟悉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9.了解声音在耳内的传播途径及有关的听力学知识 10.了解内耳在维持机体平衡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1.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 2.鼓室之分部、各壁的重要结构与毗邻关系 3.咽鼓管之起止、构成、成人与婴幼儿咽鼓管的差异 4.耳的各部的主要功能 5.咽鼓管的生理功能 教学难点 鼓膜的构造、形态、分部及正常标志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板书、模型、挂图、多媒体教学 参考书籍及文献 1.孔维佳主编,《耳鼻咽喉科学》(7年制),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黄选兆、汪吉宝主编,《实用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3.王正敏、陆书昌主编,《现代耳鼻咽喉科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年 讲课内容 步骤 时间分配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75分钟) 耳的应用解剖 (65分钟) 外耳 (15分钟) 中耳 (30分钟) 内耳 (15分钟) 位听神经及传导径路 (3分钟) 面神经 (2分钟) 耳的生理功能 (10分钟) 教研室: 五官科教研室 授课教师: 尹晟 编写时间:2008-7-1 第六篇 第一章 耳的应用解剖学及生理学 耳分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 一、外耳: 外耳包括耳廓与外耳道 (一)耳廓: 注:借韧带、肌肉、软骨、皮肤附着于头颅侧面,一般与头颅约成300夹角,分为前(外)面和后(内)面,前面凹凸不平,后面较平而略凸。  1、耳轮、耳轮脚、对耳轮、三角窝、耳垂、耳屏、对耳屏、耳屏间切迹。  2、耳廓除耳垂为脂肪与结缔组织构成外,其余部分均有软骨支架,外覆软骨膜和皮肤 。 3、临床意义: (1)皮下组织少,血液供应差,损伤后易感染。 (2)皮肤与软骨膜连接较紧,耳廓软骨与外耳道软骨部相连,因而外耳道炎症时压迫或牵拉耳廓可产生剧痛。 (3)耳屏与耳轮脚之间无软骨连接,中耳手术循此作耳内切口可不伤及软骨。 (4)耳廓的长轴与鼻梁平行,可作为耳廓整形手术 的依据。 (5)易致冻伤。 (6)血肿及渗出物难以吸收。 (二)外耳道 : 起自耳甲腔底,向内直至鼓膜,长约2.5~3.5cm,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外1/3为软 骨部,内2/3为骨部。 1、外耳道稍呈S形,外段向内、向前,因此检查外耳道或鼓膜时应将耳廓向后上方提起,使外耳道成一直线,便于检查;但在小儿仅有弧形弯曲,检查时需将耳廓向后下牵引。 2、因鼓膜位置倾斜,所以外耳道的前壁和下壁较长。在外耳道的软骨部和骨部交界处较窄称外耳道峡部,外耳道异物多停留于此 。 3、外耳道的前方为颞颌关节,外耳道炎症时,张口及咀嚼可引起疼痛。 (三)外耳的神经: 1、下颌神经耳颞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前半部,故牙疼时疼痛时可传至外耳道。 2、迷走神经耳支:分布于外耳道等的后半部,故当刺激外耳道皮肤时,可引起反射性咳嗽。 3、其他: 来自颈丛的耳大与枕小神经,来自面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分支。 (四)外耳的血管与淋巴: 1、血供:外耳血液由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和上颌动脉供应,上颌动脉供应外耳道。 2、淋巴:外耳的淋巴引流至耳廓周围的淋巴结。耳廓前面的淋巴汇流入耳前淋巴结 耳廓下部及外耳道下壁的淋巴流入耳下淋巴结(属颈浅淋巴结上群)、颈浅淋巴结及颈深淋巴结上群。 二、中耳 : 包括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4个部分。 (一)鼓室 : 1、鼓室为位于鼓膜和内耳外侧壁之间的含气腔,向前通过咽鼓管与鼻咽部相交通,向后通过鼓窦入口与乳突相连。以鼓膜紧张部上下缘 为界,将鼓室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1)上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上缘以上部分,内外径6mm。 (2)中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上、下缘之间的部分,即鼓膜与鼓室内壁之间的鼓室腔,中鼓室中以鼓膜脐与鼓岬之间的距离最短,仅约2mm。 (3)下鼓室:为鼓膜紧张部下缘平面以下的部分,内外径约4mm,鼓室的上下径为15mm,前后径约13mm

文档评论(0)

ikangdw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