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G技术知识
IAC Confidential * IAC Confidential 3G標準篇 1.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2. IMT-2000标准组织简要介绍 3. 3GPP协议版本的发展路线 4. 3GPP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 3GPP R99和R4版本的主要区别 6. 3GPP R4版本为什么使用BICC协议而不是SIP-T 7.中国IMT-2000频谱分配 8. 3G频段Operating Band有哪些 9. CDMA2000标准演进 10. IS-95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11.CDMA20001X有什么技术特点 12.CDMA2000 1x EV-DO有什么技术特点 * IAC Confidential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IMT2000,是国际电信联盟(ITU)在1985年提出的,当时称为陆地移动系统(FPLMTS)。1996年正式更名为IMT2000。与现有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相比,其主要特点可以概括为: 全球普及和全球无缝漫游 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特别是支持Internet的能力 便于过渡和演进 高频谱利用率 能够传送高达2Mbit/s的高质量图象 1.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 . 2. IMT-2000标准组织简要介绍 3G标准组织主要由3GPP、3GPP2组成,以CDMA码分多址技术为核心,国际上目前最具代表性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有三种,它们分别是CDMA2000,WCDMA和TD-SCDMA;其中,CDMA2000和WCDMA属于FDD方式,TD-SCDMA属于TDD方式,系统的上、下行工作于同一频率。 * 3. 3GPP协议版本的发展路线 3GPP协议版本分为R99/R4/R5/R6等多个阶段,其中R99协议于2000年3月冻结功能,R4协议于2001年3月冻结功能。R99、R4目前已经成熟商用,R5、R6协议还在进一步完善过程中。 * 4. 3GPP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R99是目前最成熟的一个版本,目前国外已经商用。它的核心网继承了传统的电路语音交换。 R4的电路域实现了承载和控制的分离,引入了移动软交换概念及相应的协议,如BICC、H.248,使之可以采用TrFO等新技术以节约传输带宽并提高通信质量。此外,R4还正式在无线接入网系统中引入了TD-SCDMA。 R5版本在空中接口上引入了HSDPA技术,使传输速率大大提高到约10Mbps。同时IMS域的引入则极大增强了移动通信系统的多媒体能力;智能网协议则升级到了CAMEL4。 在R6版本中,将会实现WLAN与3G系统的融合,并加入了多媒体广播与多播业务 5. 3GPP R99和R4版本的主要区别 5.1;R4核心网电路域新增功能为: 控制与承载分离的软交换架构,引进媒体网络控制协议H.248 新的呼叫控制协议,如BICC 宽带七号信令承载SIGTRAN 支持多种承载技术:TDM/ATM/IP TrFO功能,以节约TC资源和提高语音质量 网络互连互通等等 R4增强特性 简要描述 LCS业务增强 支持延迟定位: MM增强 在连接态下,保证数据传输的无损 流程的修改 PDP激活、二次激活流程的修改 ? RNC发起的RAB修改流程 5.2;R4在核心网分组域网络结构没有大的改动,主要是做了一些业务和功能的增强,详细情况见下表: 5.3; R4与R99版本在接入网的区别 协议上有所完善; 标准中引入TD-SCDMA相关规范; 引入动态AMR的TrFO; 更高精度的定位业务; 6. 3GPP R4版本为什么使用BICC协议而不是SIP-T? BICC是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的缩写,称为与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BICC直接面向电话业务的应用提出,是在ISU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语音业务支持方面比较成熟,能够支持ISDN业务集,如语音业务、补充业务等。 3GPP采用了BICC协议制定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的标准,成为R4版本Nc接口信令协议。其可以承载于ATM和IP之上。BICC与ISUP其中一个主要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APM(应用传送)消息和APP参数。BICC通过APP参数传送封装应用信息;另外通过APM消息在呼叫的过程中实现编解码协商。 由于BICC由ISUP演进而来的,因此从操作维护的角度看,建立BICC网络和建立ISUP网络没有过多的区别。为了控制承载网,网管系统经过更新可以重用。已经具备运营ISUP网络的技术人员也能够操作BICC的网络。 SIP-T就是将SIP和ISUP消息封装到隧道的新的协议结构。SIP用于会话识别, ISUP用于呼叫控制。SIP消息中的SDP部分描述了承载的属性,例如RTP端口和编码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