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C.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历史C

1《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 公元前18世纪,由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比制定。 法典全面维护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保护社会成员的私有财产,严格规定各个阶级的义务,严惩各种社会犯罪。 是目前已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2政教合一国家的建立 由于伊斯兰教与半岛地区的原始宗教信仰发生冲突,622年穆罕默德被迫逃离麦加,前往雅特里布(后更名为麦地那,意为“先知之城”)。不久,穆罕默德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的神权国家,他本人既是宗教领袖,又是国家首脑,集各种权利于一身。 3庄园是西欧中世纪农村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4西欧王权与教权的关系 丕平献土。查理加冕。卡诺莎觐见。阿维尼翁之囚。 5二里头考古发现 从文献和考古二重证据法印证,时间与地域上与夏朝最吻合的是距今约3900-3500年的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在二里头遗存中,发掘出两座宫殿式建筑,说明社会分化明显。二里头居民的经济生活大体以农业为主,工具有石器、骨器等,家禽有猪、狗、羊、鸡等。二里头文化已进入青铜时代,青铜器和玉器大多属于礼器和祭器,与《礼记·礼运》中记载的“礼仪以为纪”相吻合。 6春秋战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连年征战,社会动荡,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急剧的变革。政治上,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崩溃;各国以富国强兵为目的进行改革。最深刻的变革来自于经济领域,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使农业经济提高到新水平;生地被开辟为农耕熟地;耕地开始转让或买卖;各国推行奖励农耕军功政策,促进自耕农和新型地主产生;私人手工业、商业发展,社会呈现出追逐利益、实力竞争的新局面。文化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中国乃至世界思想史上留下最灿烂的一页。 由西周的“封邦建国”变为秦的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 7百家争鸣 ⑴原因:①连年战争和社会动荡使思想文化发生剧变。②社会转型期“士”最活跃。他们出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为治理社会、安定人心提出了各不相同的方案,形成百家争鸣局面。⑵影响:是中国乃至世界古代史上学术思想最灿烂的一页,先秦诸子思想是我国后学术思想的源头。⑶代表:①儒家 创始人:春秋孔子。思想:发展周公的理智思想,创造“仁”的核心概念,倡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为“礼”输入了新内涵。目的:“礼”和“仁”以造就理想人格为最高目标,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发展:战国时孟子主张“仁政”;荀子熔礼、法于一炉,其学生韩非、李斯由此走向法家。后世以孟子为正宗,荀子为旁门。②法家 代表:战国初韩非。思想:肯定社会变革,提倡“法治”、激进的功利主义,主张君主集权制度,废除世卿世禄、奖励耕战、富国强兵,受当政者欢迎。但提倡专制独裁、严刑峻法等,弊端明显。③道家 代表:春秋时老子为始祖。思想:绝对否定现实政治,认为仁礼、法治都徒生是非,主张“无为而治”、回到“小国寡民”时代;鄙视物质享受和财富权力追逐;道家关于事物恒变、矛盾对立转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对后世哲学有深远影响。 8皇帝与中央集权体制 措施:⑴政治上中央集权制:①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②中央的最高官职为宰相、御史大夫、太尉,旗下设廷尉、治粟内史等诸卿。③地方政府为郡、县两级。⑵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⑶文化:统一文字。⑷交通:建造驰道与直道以保证政令畅通。⑸军事: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开边移民充实边地实力。⑹思想:焚书坑儒,推崇法家,统一思想舆论。 影响:秦虽短命而亡,但创立的中央集权体制,成为我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9秦短命而亡的原因 ⑴滥用民力:筑长城、修驰道、戍五岭、造阿房宫、建骊山墓等,征用劳力数百万人。⑵严刑峻法:崇尚法家,秦律繁多,诛罚苛刻,一人犯法,亲戚邻里连坐。⑶横征暴敛:赋税沉重,远超社会承受限度。⑷不审时度势,以战争经验搞建设,一味重功利,持酷法,民怨沸腾。⑸胡亥、赵高、李斯等宫廷争斗,加速覆灭。 10“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①采用董仲舒、公孙弘等人建议,设五经博士,儒学定为官学,其他学派罢黜在官学之外。②在长安办太学,教授五经,选拔官吏。郡县学校由经师授学,培养官吏。③通经致用成为学者普遍追求。 实质:汉武帝为“儒表法里”。仅注重礼仪制度等,对董仲舒民本思想等未予采纳。 11孝文帝改革 ⑴背景:①十六国时期,内迁少数民族与汉族共处中原,加速了民族融合。②不少胡族君主汉化政策,经济上奖励农耕,政治上采用汉制,文化上研究汉籍、提倡儒学,加速民族大融合。⑵改革内容:北魏孝文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进入高潮。他自幼受出身汉族的祖母冯太后的影响。亲政后决心彻底革除旧俗,全面推行汉化

文档评论(0)

dreamzhangn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