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原子吸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原子吸收仪器 原子吸收仪器 原子吸收仪器 本章学习要求 1.理解和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术语。 2.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其使用及维护方法。 3.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实验技术。 一、定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亦称为原子吸收光谱法,它是基于试样蒸气对待测元素特征谱线(共振线)的吸收特性来测定试样中待测元素含量的分析方法。当含有待测元素特征谱线的入射光通过基态的原子蒸气时,原子就会与对应频率的光相互作用,产生共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同时使入射光强度减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即原子吸收光谱。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就是利用处于基态的待测原子蒸气对光源发射的特征谱线光的吸收特性来进行分析测定的。 二、发展 1、原子吸收现象的发现 1802年Wollaston发现太阳光谱的暗线; 1859年克希荷夫(Kirchhoff)和Bunson解释了暗线产生的原因; 三、特点 1. 选择性高、干扰少。分析不同元素需选择不同的元素灯,共存元素对被测元素不产生干扰,一般不需要分离共存元素就可以进行测定。 2. 灵敏度高。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测到10-9 g/mL数量级。用无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可测到10-13 g/mL数量级。 3. 测定的范围广。它可用来测定70多种元素,既可做痕量组分分析,又可进行常量组分测定。应用无火焰法,试样溶液仅需1~100 μL。 4. 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用途很广。已在冶金、地质、采矿、石油、轻工、农药、医药、食品及环境监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5. 局限性。测定一些难熔元素,如稀土元素、锆、铪、铌、钽等以及非金属元素不能令人满意;测一种元素就得换一种空心阴极灯,使多元素的同时分析受到限制。 第二节、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1、共振线和吸收线 当有入射光通过基态的原子蒸气时,如果入射光的频率等于原子中外层电子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所需要的能量频率,原子就会与对应频率的光相互作用,产生共振,电子从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同时使入射光强度减弱,产生原子吸收光谱。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所需能量最低,最易发生,所产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当它再返回基态时,会发射出相同频率的谱线,称为共振发射线。共振吸收线和共振发射线统称为共振线。 各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外层电子排布各不相同,因而它们的共振线各有特征,所以这种共振线称为元素的特征谱线。对大多数元素来说,共振线是元素的分析灵敏线,又称为分析线。 思考题 如果光源辐射宽度比原子吸收线宽,原子吸收测量能否进行? 你已经知道了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原理,你认为要用此原理实现原子浓度的测量方法,需要那些仪器组件? 第三节、原子吸收仪器 热解石墨涂层 GTA-100 石墨炉结构示意图 PSD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定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磁场 起偏器 塞曼扣背景优点 其最主要的一个优点是背景的扣除准确地在被分析元素的共振谱线处进行,且只需一个 光源。 波长覆盖整个波长范围; 可准确扣除结构背景; 可 扣 除某些谱线干扰; 背景校正速度快,提高了扣背景的准确性; 可扣除高背景吸收; 塞曼扣背景也存在两个缺点: 校正曲线向下翻转 在较高浓度时,校正曲线通常是趋于某一极限值。但在塞曼系统中,校正曲线(采用峰 高法)可能出现向下翻转的情况(依据波长不同弯曲程度不一),这样就会有两个浓度 值对应同一个吸光度值的现象发生。 校正曲线向下翻转现象 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发生,在实践中,需对每种元素在不同的波长条件下所允许的最大吸光度值作出限定,所有测量必须在该值以下进行。 样品制备第一步是取样,取样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取样量大小要适当,取样量过小,不能保证必要的测定精度和灵敏度,取样量太大,增加了工作量和实际的消耗量。取样量的大小取决于试样中被测元素的含量、分析方法和所要求的测量精度。 在样品制备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防止玷污。污染是限制灵敏度和检出限的重要原因之一,主要污染来源是水、大气、容器和所用的试剂。即使最纯的离子交换水,仍含有10-7~10-9%的杂质。在普通的化学实验室中,空气中常含有Fe、Cu、Ga、Mg、Si等元素,一般来说,大气污染是很难校正的。容器污染程度视其质料、经历而不同,且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对于容器的选择要根据测定的要求而定,容器必需洗净,对于不同容器,应采取各自合适的洗涤方法。 避免损失是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问题。浓度很低(小于1?g/mL)的溶液,由于吸附等原因,一般说来是不稳定的,不能作为储备溶液,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1~2天。作为储备溶液,应该配置浓度较大(例如1000?g/mL以上的溶液)。无机储备液或试样溶液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