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争当优秀企业公民.docVIP

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争当优秀企业公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积极践行志愿精神争当优秀企业公民

积极践行志愿精神 争当“优秀企业公民” ---------冼锦才先进事迹材料 冼锦才,男,34岁,中共党员,本科学历,现任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肇庆分公司团委书记,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志愿者服务总队肇庆分队队长,肇庆市志愿者联合会理事。 在“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冼锦才坚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热心志愿者事业,长期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工作,以做优秀企业公民为己任,用实际行动来践行志愿精神,积极为肇庆市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第一部分 结缘“志愿者” 一、生于人助与助人的环境,自小种下“志愿”之心 冼锦才出生于广东高要的一个贫困小村,小时候父亲在外地工作,母亲务农,当时务农是分小组进行的,母亲一个人人带着3个孩子,劳动力薄弱,同一组的大叔大婶家劳动力强却从没有怨言,没有计较,共同做好农务。母亲说,人家帮自己很多,将来要懂得感恩。 冼锦才的父亲是个维修能手,电器和机械维修方面特别擅长,例如村里乡亲们的摩托车、自行车、收音机、哪怕是当时很先进的录音机、手表,父亲都能帮他们维修,而且是免费的。乡亲们为了表示感谢,有时还送些青菜等农产品来。当村民们问到“你爸什么时候回来”时,冼锦才就特别自豪。 在这个被大家帮助、同时也帮助他人的环境下长大的冼锦才,虽然没有志愿者的身份,但对“雷锋”、“好人好事”这些词却并不陌生。帮助别人,拾金不昧、帮助邻居老人家打柴、给人让座、喝退小偷帮助邻居避免自行车被盗……这些好人好事冼锦才也曾经做过。 冼锦才经常想:谁都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能帮助别人是会快乐的。 二、偶获“志愿者之星”,勇担企业志愿服务工作 2004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冼锦才参与了结对帮扶贫困小朋友读书的活动,当时就捐了一百元、跟着同事一起去探望小朋友。2005年,冼锦才被大家推荐评为肇庆城区首届“志愿者之星”。这时,冼锦才开始关注公司的公益事业。在得知肇庆移动公司2001年就开展扶贫助学、古塔服务厅的同事已经结对帮扶困难家庭的小孩子读书之时,冼锦才感到惭愧:自己比优秀志愿者还差远了,于是下了决心:一定要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来撑起“志愿者之星”这项荣誉! 2005年底,冼锦才担任了肇庆移动公司的团委书记,在中国移动“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在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和团市委等上级单位的号召带动下,肇庆分公司开展各项社会公益活动,积极为肇庆市建设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此时,冼锦才找到了实现愿望的大平台,他很自觉地参与各项学雷锋、做好事的活动,并且以团委组织名义带动更多的青年参与。 接下来,冼锦才担任了肇庆市志愿者联合会理事,担纲起“扶贫助学”的职责,他感觉肩膀上的担子明显重了。在肇庆市和肇庆移动的引导下,冼锦才在关注贫困学生成长、员工志愿公益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志愿活动。 第二部分 关注贫困学生成长 一、关注农民工子女成长 (1)“动感地带关爱外来工爱心篮球赛”筹款3.7万。 2011年10月,冼锦才配合公司市场部组织了“动感地带关爱外来工爱心篮球赛”,为外来工子女关爱活动筹集款项3.7万元。有位外来工说:“我们一个人从外省过来,在居住和子女读书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冼锦才说,我们希望通过组织这场比赛唤醒社会各界对外来工、农民工子女的关爱。冼锦才不仅自己时刻关注,还通过公司团委的各种活动让社会各界更关注外来工子女群体的生活状态,给他们的生活、学习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 (2)发起“十元捐”给外来工子女学习装窗玻璃。 一位团干告诉冼锦才,她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端州区的黄岗川仪小学是一所外来工、农民工子女居多的私立学校,得不到政府财政拨款支持。由于收支严重失衡,学校经济陷入极度紧张状态,很多教室的窗户竟然连玻璃都没有,孩子们学习环境的恶劣是人们从来不曾想到的。如果刮寒风下大雨,坐在窗边的孩子们怎么办?冼锦才想:虽然可能无法解决学校庞大的费用缺口,但是我们可以伸出援手给学校装上窗户,让孩子们不用在寒风刺骨的环境下读书。并且了解到,安装窗户的费用大约需要8千元。 想到孩子们在没有玻璃的窗户旁依然努力学习,冼锦才既感动又揪心,冼锦才忽然想到单位也正好800多人,如果每人捐款10元,这个问题不就能解决了吗?于是冼锦才拟了个邮件向全体员工发出“每人十元钱,筑建爱心窗”倡议。 花10元钱就能做件这么有意义的事情,员工们都很踊跃地参与捐款,不用两天就筹集了9260元善款。11月中旬,玻璃窗户修好了,孩子们终于能在明亮安全的教室上课了。 (3)让外来工孩子走进影院体验3D电影。 听说很多孩子都没有进电影院看过电影,看过3D电影的孩子更是不多。2011年12月9日下午,冼锦才和同事们开展了“赢在广东?肇庆优秀外来工子女走进中国移动动感影院”活动,邀请了端州川仪小学近200名小学生观看新近上映的3D电影《丁丁历险记》。很多学生都是第一次走进电影院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