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七年级历史上册_第18课_三国鼎立课件_新人教版
                          230年,孙权派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18课 三国鼎立 第一篇章  战争篇 第二篇章  建国篇 第三篇章  发展篇  第四篇章  感悟篇 时光穿梭机        如果我们现在回到东汉末年,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象?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看图说史:地图反映东汉末年局势如何?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曹操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袁绍 匈  奴 刘 璋 刘 表 袁 术 张  鲁 曹操 袁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影响 第一篇章:战争篇  材料一:当时东汉的皇帝是汉献帝,他虽然是个傀儡,但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曹操知道只要把汉献帝控制在自己手里,就可以用它的名义来发号施令。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把汉献帝和文武大臣一起劫持到许昌,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东汉时期选择官吏,一是看出身门第,二是看封建道德。曹操则不以此作为用人标准,而且是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由于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分析官渡之战曹操为什么能以少胜多? ①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 ②经济上:开荒屯田.  曹操 胜  袁绍 败 骄傲轻敌, 听不进正确意见            ③重用人才.  袁 绍 曹         操 曹         操   曹操统一北方 曹操字孟德,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天下形势示意图 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 刘备:荆州。 孙权:江东   看图说成语   三顾茅庐      假设你是当年的诸葛亮,你会为刘备提出怎样的建议? 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设身处地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然操遂能克绍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隆中对》        联孙抗曹。 赤  壁  之  战 公元208年 孙刘联军和曹操 以少胜多 孙刘联军大败曹操 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两次战役曹操为何一胜一负?讨论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原因。 为什么呢? (可以从战争双方去找原因) 合作探究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2、曹操的骄傲自满。 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火攻    4、当时统一全国的客观条件尚未成熟。这是赤壁之战曹军失败的根本原因  以史为鉴           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不同结局中,你在学习获得了什么教训? 骄兵必败 天下形势     赤壁之战 曹操--- 孙权--- 刘备--- 三方都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无力南下           巩固江南    巩固与发展  影响: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第二篇章:建国篇 政权名称 建国时间 都城(今名) 建立者 魏 220年  曹丕 洛阳  蜀  221年 刘备 成都 吴 222年  孙权 建业(南京)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 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或蜀汉,定都成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蜀 吴 三国鼎立形势图       请结合课本上的描述,动手绘制一幅三国鼎立简要示意图,要求能体现方位,并标明政权名称。 曹丕 220年 洛阳 刘备 221年 成都 孙权 222年 建业 魏 吴 蜀       请三位同学分别做魏、蜀、吴三国的发言人,请你介绍本国经济发展的特色? 魏 蜀 吴 第三篇:发展篇 时光穿梭机 魏国重视农耕 魏国修建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的生产明显恢复和发展起来, “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 翻车 屯田 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蜀国的治理与开发 吴-青瓷羊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吴国的船队曾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与台湾地区的联系。 吴国船只 吴国开发江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EHS体系程序文件-信息沟通、协商和决议管理程序.docx VIP
 -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应用时事政治策略探究.doc VIP
 - (GBT7588 1—2020)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pdf VIP
 - 设施农业智能化与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趋势报告.docx
 - “十四五”公路养护发展规划.docx VIP
 - 健康评估(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024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CQI-27铸造系统评估表 第二版(2023).xls VIP
 - 银行大堂服务实训(第2版) 课件 项目4 营业中引导营销服务.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