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显微鉴别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显微鉴别法

第五讲 显微鉴别法 刘晓芬 穆向荣 张慧慧 康亚兰 郑佳 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显微鉴定(microscopical idenifi-ction)是利用显微镜来观察生药的组织构造、细胞形状以及内含物,描述显微特征,制定显微鉴别依据,用以鉴定生药品种和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国外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世界上的第一架显微镜是荷兰眼睛匠詹森父子在1590年前后制成的,效果不理想。前后经过伽利略和胡克改良,效果较好 1878年,制成现代的光学显微镜 20世纪30年代,制造了第一架电子显微镜 1981年,扫描隧道显微镜应运而生 国外显微鉴定发展史 列文虎克制作的显微镜 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1838年德国学者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多种生药的显微构造,于1857年发表了《植物性生药学基础》一书,发现根据显微构造的不同,各种生药可以准确区别。 1900-1907年,英国B.E.Nelson将197种粉末按类别编制了详细的检索表。 1916年,英国生物学家Wallis创立了以石松孢子为参考标准的显微定量方法 1921年,美国A.Schneider所著的《粉末植物生药显微分析》第二版,较全面、详细地叙述了研究粉末植物生药的通则、操作方法、显微描述及检索表的编列等,并收载了210种粉末生药的显微特征和特征图。 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近年来,国外药典收载显微鉴别项数如下: 国内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1912年教育部公布的药学教育课程中,列有“粉末生药学”课程;国立药学专科学校于20世纪30年代末开设有生药粉末鉴定课程,新中国成立前很少进行这方面的研究。 1948年,我国学者做了云南白药中“保险子”的粉末鉴定,开创了中成药的显微鉴别法。 1975年出版了《粉末药材显微鉴定》专著收录了100种粉末鉴定的全文和特征图。 1977年中国药科大出版了《中成药显微分析》,收录了200种中成药的显微鉴别全文和特征图。 国内显微鉴别法发展史 2010年版药典在2005年版基础上新增显微鉴别663。 显微鉴别法的应用 显微鉴别适用于性状鉴定不易识别的药材、破碎的或粉末状的、完整的药材,以及含有粉末药材的各种中成药制剂的鉴定。 显微鉴定主要包括组织鉴定和粉末鉴定,通过显微镜观察药材的切片或磨片、粉末制片或解离制片,鉴定其组织构造、细胞形状及内含物特征、矿物的光学特性;利用显微化学方法,确定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性质或某些品种有效成分在组织中的分布等,以鉴别药材的真伪与纯度甚至品质,以及对中成药是否按处方规定投料进行鉴定。 显微制片方法 横切片或纵切片制片 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根据不同的需要,滴加适宜的封藏剂处理后制片。 组织切片的方法有徒手切片法、和机器切片法。 机器切片 机器切片按包埋与否及包埋材料的不同,有滑走切片法(不包埋,多用滑走切片机切)、石蜡切片法(材料经脱水,用石蜡包埋后切片)、冰冻切片法、棉胶切片法(材料经脱水并用火棉胶包埋后切片)、炭蜡切片法(材料不经脱水,直接用炭蜡包埋后切片)。 木类三维切片 对于根、根茎、茎藤、皮、叶类等,一般制作横切片观察,必要时制备纵切片;果实、种子类需作横切片及纵切片;木类需观察三维切片(横切、径向纵切及切向纵切)。 木类三维切片 1 木纤维 2 木射线 3 木薄壁细胞 4 导管 5 髓 粉末制片 供试品粉末过四号筛,挑取少许置载玻片上,滴加甘油醋酸试液、水合氯醛试液或其他适宜的试液,盖上盖玻片。必要时,加热透化。 表面制片 将供试品湿润软化后,剪取欲观察部位约4mm2,一正一反置载玻片上,或撕取表皮,加适宜的试液或加热透化后,盖上盖玻片。本法适用于叶类、花类及全草类中药的鉴定 解离组织制片 对一些纤维、导管、管胞、石细胞等细胞彼此不易分离的组织,需利用化学试剂使组织中各细胞之间的细胞间质溶解,使细胞分离,以便更好的观察细胞的完整形态。将供试品切成长约5mm、直径约2mm的段或厚约1mm的片,如供试品中薄壁组织占大部分,木化组织少或分散存在,采用氢氧化钾法,若供试品质地坚硬,木化组织较多或集成较大群束,采用硝铬酸法或氯酸钾法。 解离组织制片 如解离厚朴组织:取厚朴一小块,放在装有5%氢氧化钾溶液的试管中,在沸水浴上加热10-15min,然后将剩余的试剂倾出,用水洗2-3次,取出已解离的厚朴小块放在载玻片上,加水,用解剖针将厚朴撕开,封藏于稀甘油中进行观察。 解离组织制片 解离组织制片 解离后: 花粉粒与孢子制片 花粉粒、花药或孢子囊群 沉淀 磨片制片 选取厚度约l?2mm的供试材料,置粗磨石(或磨砂玻璃板)上,加适量水,用食指、中指夹住或压住材料,在磨石上往返磨砺,待两面磨平,且厚度约数百微米时,将材料移置细磨石上,加水,用软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