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九章细胞信号转导140719
第十九章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第一节 细胞信号转导概述 化学信号通讯是生物适应环境不断变异、进化的结果。 多细胞生物细胞间的联系 多细胞生物与邻近细胞或相对较远距离的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是由细胞分泌的可溶性化学物质(蛋白质或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完成的。它们作用于周围的或相距较远的同类或他类细胞(靶细胞),调节其功能。这种通讯方式称为化学通讯。 根据其作用距离,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细胞通过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糖蛋白、蛋白聚糖与相邻细胞的膜表面分子特异性地识别和相互作用,达到功能上的相互协调。这种细胞通讯方式称为膜表面分子接触通讯,也是一种细胞间直接通讯。 属于这一类通讯的有:相邻细胞间粘附因子的相互作用、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表面分子的相互作用等。 受体按照其在细胞内的位置分为: 可逆性 二、细胞特异性受体 三、调节蛋白质 (二)环核苷酸是重要的细胞内第二信使 目前已知的细胞内环核苷酸类第二信使有cAMP和cGMP两种。 2.磷酸二酯酶催化环核苷酸水解 细胞内有水解cAMP和cGMP的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PDE); PDE对cAMP和cGMP的水解具有相对特异性;如,PDE2可水解cGMP和cAMP, cAMP特异性PDE有PDE3和PDE4。 蛋白激酶A是cAMP的靶分子 cAMP作用于cAMP依赖性蛋白激酶(c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PK),即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 A,PKA)。 蛋白激酶A 4.蛋白激酶不是cAMP和cGMP的唯一靶分子 一些离子通道也可以直接受cAMP或cGMP的别构调节。 具有第二信使特征的脂类衍生物: 磷脂酰肌醇激酶和磷脂酶催化生成第二信使 催化这些信使生成的酶有两类: IP3的靶分子是钙离子通道 IP3为水溶性,生成后从细胞质膜扩散至细胞质中,与内质网或肌质网膜上的IP3受体结合。 DAG和钙离子的靶分子是蛋白激酶C 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属于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参与细胞的各项生理活动。 (四)钙离子可以激活信号转导相关的酶类 1.钙离子在细胞中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导致胞液游离Ca2+浓度升高的反应有两种: 钙调蛋白(calmodulin,CaM)可看作是细胞内Ca2+的受体。 NO的生理调节作用主要通过激活鸟苷酸环化酶、ADP-核糖转移酶和环氧化酶完成。 除了NO以外,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硫化氢(sulfureted hydrogen,H2S)的第二信使作用近年来也得到证实。 蛋白激酶是催化ATP γ-磷酸基转移至靶蛋白的特定氨基酸残基上的一大类酶。 (三)蛋白酪氨酸激酶转导细胞增殖与分化信号 蛋白质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PTK)催化蛋白质分子中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 Src家族/ZAP70家族/Tec家族/JAK家族属于非受体型PTK 三聚体G蛋白介导G蛋白偶联受体传递的信号 G蛋白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与各种下游效应分子,如离子通道、腺苷酸环化酶、PLC联系,调节各种细胞功能。 胞内受体介导的信息转导途径﹡ 离子通道型受体是一类自身为离子通道的受体,它们的开放或关闭直接受化学配体的控制,被称为配体-门控受体通道(ligand-gated receptor channel)。 配体主要为神经递质。 离子通道受体信号转导的最终作用是导致了细胞膜电位改变,即通过将化学信号转变成为电信号而影响细胞功能的。 离子通道型受体可以是阳离子通道,如乙酰胆碱、谷氨酸和五羟色胺的受体;也可以是阴离子通道,如甘氨酸和γ-氨基丁酸的受体。 GPCR是七跨膜受体(serpentine receptor) 信号转导途径的基本模式 : G蛋白循环 活化的G蛋白的α亚基主要作用于生成或水解细胞内第二信使的酶,如AC、PLC等效应分子(effector),改变它们的活性,从而改变细胞内第二信使的浓度。 可以激活AC的G蛋白的?亚基称为??s(s 代表stimulate);反之,称为?i(i代表inhibit)。 衔接蛋白(adaptor protein)是信号转导通路中不同信号转导分子的接头,通过连接上游信号转导分子与下游信号转导分子而形成转导复合物。 大部分衔接蛋白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蛋白相互作用结构域。 2. 衔接蛋白连接信号转导分子 * 3. 支架蛋白保证特异和高效的信号转导 支架蛋白(scaffolding proteins)一般是分子量较大的蛋白质,可同时结合同一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多个转导分子。 信号转导分子组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林黛玉论文开题报告范文.docx VIP
- 02.50.系统上线前安全评估服务技术白皮书v2.0.pdf VIP
-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docx VIP
- 中美税收协定(中英文对照)及有关概要.doc VIP
- 河西煤矿一矿一策顶层设计方案8.25(最终).doc VIP
- 群文阅读 借事说理之狼三则.《狼》.ppt VIP
-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分析人物形象篇》课件(共31张PPT).pptx VIP
- 2025海南省中考化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最新外墙保温系统及施工工艺介绍(精品课件).pptx VIP
- 第四单元人体生理与健康(一)第三~五章学情评估(含答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