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现代科学技术而奋斗的人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现代科学技术而奋斗的人们

为为现代科学技术而奋斗的人们 导读:这本书,原是本人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史收藏的资料,现把它整理成一本通俗科普读物。全书分进程篇和感悟篇,进程篇以章回形式分述各个时期自然科学的主要成就以及引起社会生活的重大变化;感悟篇以讲座形式讲述科学家的科学人生、科学精神。 进程篇 第一回 英雄闹四海 世界成一体 话说明朝有一个东林党领袖顾宪成,一首名联,流传千古,导出了读书人的家国情怀: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千百年来,莘莘学子步其后尘追比圣贤,形成知识分子关心国家命运的优良传统。值此后工业化时代,人心不古、心态浮躁、思想多元,本人无意对其褒贬,独对近代科学技术的历史产生兴趣。人类历史经几千年沉淀,到了15世纪末期,终于翻起滚滚浪花。在西欧,风生水起,在中国,行色匆匆。虽过程各异,但殊途同归,都是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 明末清初之际,东西方社会的排列,发生了徒然的逆转,欧洲跑在前面,中国落后了,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连篇累牍的大清电视剧,票房极高,“全中国都在看”,许多人点赞,也有人吐槽:康熙皇帝能说是“站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了吗?他在睁眼看世界了吗?他要向天再借五百年,人们调侃道:幸好老天有眼,如果真让这个皇帝老儿再活五百年,我们中国不是苦海无边了吗! 让我们看看,当时的世界发生了什么,中国还在做什么! 15世纪末期,是一个难忘的大 恩里克王子1394-03-04-1460-11-13 王子的眼力 近代史上,第一个崛起的强国是一个不到十万平方公里的葡萄牙(我们是九百六十万!)。一直依靠近海捕捞而谋生的人们,不得不把目光投向被称作“死亡绿海”的大西洋。1394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一世的第三个儿子出生了,这就是 17世纪的欧洲地图 后来的恩里克王子,欧洲第一个航海家。话说这位恩里克王子雄才大略,终身未婚,为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整整奋斗了一生。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把目光投向海洋,他清醒的认识到葡萄牙的发展方向只能是海上,他的远航事业最大的目的则是找到传说中东方的基督教“普莱斯特·约翰”的国家中世纪的欧洲人相信在世界的某个角落存在这一个强大的基督教国家在15世纪初,虽然航海技术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航海事业还远不是现代人所想象的浪漫事业。而是极为艰苦、风险极大、收获很小的事业,一般贵族阶层很少有人涉足。当时的海船很小,一般载重数十吨到一百多吨,乘数十人。船员住着无法直立低矮的船舱,厨房设备简陋,木桶装淡水食物半生不熟离岸就吃不到蔬菜,船员常常死于坏血病。抛开频发的海难事故不说,仅仅是极差的卫生条件就使大批海员死于各种疾病。在当时,海员常见的死亡率为40%。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正常的人们是很难有兴趣去航海的,海员的常常是无业游民、小偷、罪犯等等。从1415年开始,亨利王子就着手准备对非洲西北部的探险,从此,葡萄牙的航海事业有计划的展开了从意大利网络了大批航海人才,亨利王子在一生中,长期苦行僧般生活,并没有得到里斯本朝廷多少支持,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而事实上在他生前,得到的收获并不大。但他看准事业,付出了毕身的精力,为后世葡萄牙一举成为富强的海洋帝国打下了基础可以说整个葡萄牙的航海事业开始于亨利王子,也可以说整个欧洲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于亨利王子,所以后世的葡萄牙人用国旗上那一片绿色向他致敬。4000公里”发现新大陆”的伟业,不是由葡萄牙,而是由西班牙完成了。完成这番伟业的领航者又是从意大利移居到葡萄牙的意大利热那亚人,这就是后来名动天下的哥伦布。哥伦布出于自信,从意大利移居到葡萄牙,又从葡萄牙投靠到西班牙,真所谓此处不留客,自有留客处,良鸟择木而栖,贤臣终于为明君所用。 15世纪的中国和印度,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他们已把目光从普莱斯特·约翰哥伦布1451出生在热那亚的工人家庭,是信奉基督教的犹太人后裔。他读过《马可·波罗游记》,十分向往印度和中国他确信西大西洋找到一条通往东亚的航海路线。他把这种设想变成现实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前,葡萄牙人已经控制了从非洲好望角直达印度的航路,葡萄牙人经过精密的计算发现,阿拉伯人其实从欧洲到达亚洲东方的最近的路途就是他们控制的航线,葡萄牙拒绝哥伦布的。 1492年1月2日穆斯林意大利热那亚哥伦布为了实现自己的计划,到处游说了十几年。直到1492年,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慧眼识英雄,她说服了国王斐迪南二世哥伦布被任命为发现地的统帅,可以获得发现地所得一切财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税;对于以后驶往这一属地的船只,哥伦布可以收取其利润的八分之一1492年4月17日,双方签订协议,国家意志同航海家的愿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