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北师大版.docVIP

八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北师大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年级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北师大版

初二语文《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北师大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曹刿论战》《唐且不辱使命》《晏子使楚》《讽谏小议》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昳yì丽 朝zhāo服 衣冠guān 窥kuī镜 期年jī 朝cháo于齐 间进jiàn 刿guì 帛bó 辙zhé 轼shì 竭jié 靡mǐ 怫fú 跣xiǎn 阿谀yú 抢qiāng 傀guī 祲jìn 缟gǎo 挠náo 魏徵zhēng 谏诤jiàn zhèng 觊觎jì yú 宫闱wéi 杀戮lù 骨鲠gěng 纣王zhòu 佞臣nìng 缄默jiān 2. 词类活用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认为……美丽)。 (2)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 (3)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 (4)朝服衣冠,窥镜(服,穿戴,名词作动词)。 3. 古今异义 (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 (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左右,国君旁边的近臣)。 (3)邹忌讽齐王纳谏(讽,委婉劝说)。 (4)明日,徐公来(明日,第二日)。 4. 句式 (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忌不信自)。 (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介词结构后置,于朝廷战胜)。 (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 (5)窥镜而自视(宾语前置,窥镜而视自)。 (6)客从外来,与坐谈(省略句,与(之)坐谈)。 (7)自以为不如(省略句,不如(其美))。 5. 通假字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曷同何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熙同嬉 6. 一词多义 7. 作者 《战国策》,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对后代文人的影响很大。 《左传》是根据我国春秋时代鲁国历史编写的编年史书。作者相传是春秋时期的左丘明。这部史书,保存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的200多年间的许多史料。曹刿论战是个主谓短语,点明曹刿谈论长勺之战,即论作战前要取信于民,作战时要掌握战机。 《晏子春秋》是记叙春秋时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晏婴言行的一部书。共8卷,包括内篇6卷(谏上下、向上下、杂上下),外篇2卷,计215章,全部由短篇故事组成。全书通过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故事,塑造了主人公晏婴和众多陪衬者的形象。这些故事虽不能完全作信史看待,但多数是有一定根据的,可与《左传》、《国语》、《吕氏春秋》等书相互印证,作为反映春秋后期齐国社会历史风貌的史料。 晏婴,字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为春秋时期齐国正卿。历仕灵、庄、景三朝,执政五十余年。以节俭力行、谦恭下士著称于时。注意政治改革,关心民事,反对祈福等迷信。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了解有关《战国策》《左传》《晏子春秋》等作品的文学常识。 2. 掌握重点字词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三)写作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语言描写塑造人物形象。 (四)思想教育 学习邹忌、曹刿、唐且、晏子等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 教师建议: 《邹忌讽齐王纳谏》 (一)邹忌讽齐王,采用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好处? 以小悟大,从家事入国事。易于让对方接受。详见练习一。 (二)深入分析妻、妾、客人之“蔽”的原因。为什么从这件细微的家事中能揭示出君王受蒙蔽的大道理? 分别为感情倾向、畏惧心理、利益驱动。事有大小,但道理基本相通。详见练习二。 《曹刿论战》 (一)曹刿只是一介“乡人”,贵为一国之君的鲁庄公为什么对他言听计从? 春秋时代,民本思想流行,统治者出于自身利益,较能采纳普通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左传》也有意强调了这种观念。而曹刿的战前分析,在鲁庄公看来,也颇有道理,对他产生了信任。详见练习二第2小题及练习三。 (二)本文与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在写法上各有何特点? 本文特点:1. 对“战”的描写并不具体,而重在“论”;2. 战前的“论”,已预示了“战”的结果;3. 把鲁国取胜的“谜底”放在文末,更体现了曹刿的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又有总结议论、突出主题的作用;4. 文字简约、古朴,体现了《左传》的文风。 前篇特点:1. 也以言语对话为主,并以对话推进故事情节;2. 几乎每一层都从三个方面去写;3. 以小悟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usuanz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