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第三讲剖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阶段:从1944年1月解放区正面战场局部反 攻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 战略反攻阶段。 (1).1944年共产党领导的敌后军民在华北、华中、华南地区对日伪军发起局部的反攻。与此同时,国民党正面战场却出现了大溃败的局面(豫湘桂大溃败),先后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大部分和贵州省的一部分。1945年,八路军、新四军向日军发动了大规模的春、夏季攻势,扩大了解放区。当时由于国民党军队主力分散在中国的西南西北大后方地区,日军占领大部分城镇,交通要道和沿海地区都处在解放区军民 一、日军侵华的背景 历史原因:蓄谋已久,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 是日本帝国主义的既定政策(大陆政策)。 1927年日本在东方会议上确定了“征服满蒙”的 武装 侵略方针。 根本原因:日本欲转嫁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有利时机: (1).国共内战,国民征服全力“剿共”, 给日本 以可乘之机。 (2). 国际社会无暇顾及, 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忙于解决经济危机。 二、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1928年5月日军制造济南惨案,已阻止国民 革命军北伐。 1931年1月日本侵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先占领沈阳—中国采取不抵抗政策, 不到半年日本侵占整个东北。 1932年3月制造了“一?二八”事变, 袭击上海,十九路军凇泸抗战。同年扶植 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5年制造华北事变,威逼平津, 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局部侵华 歌曲《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的悲痛,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 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 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A 全面侵华 1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素,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抗战。“卢沟桥事变”(称“七七事变”),是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二、侵华日军的罪行 1.野蛮的军事进攻 2.南京大屠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日军进行了长 达6周的大屠杀,30万平民遇害。 3.潘家峪惨案 1941年日军把河北丰润县制造的潘家峪团团 围住,逼问八路军的去向,村民宁死不屈, 日军用机关枪和手榴弹进行残酷的屠杀,全 村 一千七百人被杀掉一千二百多人,全部财产 被抢劫一空。 4.细菌战和毒气战 日军侵华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研 制细菌(“七三一”部队)和化学武器。他们惨 无人道的把中国活人做实验。因此被杀害的中 国人达三千以上。 5.以华制华,扶植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汪伪 政权等),实行殖民统治。 6.以战养战,进行经济掠夺,实行“三光”政策。 利用战争中获得取来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继续 进行战争。 7.推行奴化教育。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1)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 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 严重: (2)共产国际的帮助和共产党的推动 (3)国民党转变态度; (4)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推动 1 建立的原因. ?1935年,在长征途中的中共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12月中共召开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 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 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 序幕,表指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937年八一三事变次日,国民政府发表 《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要抵抗暴力。 ? 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 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公共 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建立过程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意义 使抗日战争发展成为(有工、农、兵、学、 商各界各族人民、个民族党派、抗日团体、 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 全民族抗战,为抗战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4.中共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的原则 (1).求同存异原则; (2).已统一又独立的原则; (3).既联合又斗争的原则; (4). 坚持依靠自己力量和争取外援相结合的 原则。 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要特点 (1

文档评论(0)

007773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