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九章.带下病幻灯片.pptVIP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诊断要点 病史 临床表现 检查:妇科检查: 辅助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 鉴别诊断 1 、卵巢功能早衰 2 、绝经后 3 、手术切除卵巢或盆腔放疗后 4 、席汉氏综合征 5 、严重卵巢炎 病机与治则 根本病机:阴血不足 治则:滋补肝肾阴精为主,佐以养血,化瘀 肝肾亏损证 主证: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部干涩灼痛+肝肾亏损证 治法:滋补肝肾,养精益血 方药:左归丸(方见崩漏)+知母 肉苁蓉 紫河车 麦冬 血枯瘀阻证 主证:带下过少,甚至全无,阴中干涩,阴痒;+血枯瘀阻证。 治法:补血益精,活血化瘀。 方药:小营煎《景岳全书》+丹参 桃仁 牛膝 带下病 主讲者: 齐聪 教授 病例探讨 彭xx,女,25岁,护士职业,未婚,有性史。 主诉:带下量多与外阴部瘙痒反复发作已半年。 现病史:半年来,经前觉阴痒有量多白色分泌物,经后左下腹痛伴黄色分泌物量多及阴部瘙痒。近一个月,分泌物由白转黄,量多味腥且时有左下腹固定点牵扯痛,走路转身加剧。西医诊断为阴道炎,以抗生素及阴道栓剂治疗后仍易复发。 过去史及个人史 有十二指肠溃疡史。 生活习惯:日夜颠倒轮三班,吃饭时间不固定。 个性:易紧张,但脾气尚好。 经产史:G1P0(3年前人流1次),LMP: 11/1,PMP: 9/26,I/D: 30+/5-7 days,月经偶尔延期,量少一年多,色鲜红,有少许血块,经前腰酸,无经痛。 四诊:望、闻、问、切 望诊:精神可,体型偏瘦。面色白,唇色红,左脸颊少许痤疮,色红。舌体大小正常,微有齿痕,舌尖偏红,有朱点,边尖少苔,舌中后苔黄腻。 闻诊:无特殊气味,语音清晰,尚称有力。 问诊:易疲倦,怕冷,冬天手足冰凉。偶有前额及巅顶疼痛多年,疲劳后加剧,不易入睡,偶有胃脘闷痛,无心悸,夜尿1-2次,纳可。无自汗盗汗,无身重,无阴道干涩活捉热感,大便1-2日一行。 切诊:左弦滑,右弦。 妇科检查: 外阴:潮红 阴道:畅,黄色分泌物 实验室检查 2005/5/23 尿常规: 正常 2005/10/11 CA-125: 3.98U/mL 诊断 中医: 1.带下 2. 腹痛 3.月经过少 证型 肝脾肾不足、气血两虚、湿热瘀结于下焦 西医: 1. 感染性阴道炎 2. 盆腔炎可能 3. 月经过少 什么是带下病? 带下病: 是指带下量明显增多或减少,色、质、气味发生异常,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带下明显增多者称为带下过多,带下明显减少者称为带下过少。 带下病概述 广义 带下 狭义 (本章讨论) 生理 病理 病理性带下表现: 量:明显增多 色:即白、黄、赤、青、黑五色带下, 质:或稠或稀;或如涕如水;或如豆渣样; 气味异常:或有腥臭、恶臭气者. 或伴有全身或局部症状者。 致病因素--湿邪 湿邪影响任、带二脉,导致带脉失约,任脉不固,湿浊下注而成。 湿邪 有内外之别 外湿:外感湿邪 内湿:指由脾虚失于健运,肾虚失于固藏,所产生的病理产物。 病因病机 脾虚: 肾阳虚: 阴虚挟湿 湿热下注: 热毒蕴结: 带下病诊断 病史: 临床表现 带下增多,伴有带下的色、质、气味异常, 检查 妇科检查:急性期有明显的体征 辅助检查:明确病原体。 鉴别诊断 与经间期出血、经漏鉴别 与阴疮、子宫粘膜下肌瘤鉴别 与白浊鉴别 辩证要点 颜色 性质 气味 治疗原则 治脾:宜运、宜升、宜燥 治肾:宜补、宜固、宜涩 湿热--宜清、宜利 有些尚需配合外治法,才能提高疗效。 除 湿 为 主 分型论治---脾虚 主证:带下量多,色白或淡黄,质稀薄。 治法:健脾益气,升阳除湿 方药: (《傅青主女科》 完带汤 分型论治—肾阳虚 主证:带下量多,绵绵不断,质清稀如水+肾阳虚证 治法:温肾培元,固涩止带 方药:内补丸《女科切要》去白蒺藜 分型论治—阴虚挟湿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或赤白相兼,质稠有气味,阴 部灼热感或阴部瘙痒+阴虚内热证 治法:滋肾益阴,清热利湿 方药:知柏地黄丸(《医宗金鉴》)加芡实、金樱子。 分型论治—湿热下注 主证:带下量多,色黄或呈脓样,质粘稠有臭气。 治法:清利湿热,佐以解毒杀虫。 方药: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 分型论治—热毒蕴结 主证:带下量多,黄绿如脓。 治法:清湿解毒。 方药: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加土茯苓 败酱草

文档评论(0)

lifang36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