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表达 交流”综合实践《移情与象征》教案2 (新版)北师大版
移情与象征
1教学目标
1、对移情、象征两种表现手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及总结。
2、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品味美文或诗作,讲述及交流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达。
3、表达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文雅语言和日常口头语言之间的差异的敏感性,让学生领悟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2重点难点
1、写作方面,引导学生品味美文或诗作,讲述及交流不同的情感体验,从而形成个性化的表达。
2、表达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诗歌的文雅语言和日常口头语言之间的差异的敏感性,让学生领悟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3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学:
在作家笔下,树是有感觉,感情,生命的,是可以倾心交谈的朋友,或者代表着某一种精神。草木本无情,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草木上,这叫“移情”。在所描述的对象上寄寓自我的某种精神,叫做“象征”。今天,我们这节活动课就围绕这两种表现手法开展一些活动。
二、复习本单元课文, 导入对移情与象征这两种表现手法的进一步学习。
〔学情预测〕此环节可由学生自己总结讲述,既达到复习的目的,又恰当地锻炼了学生的说话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三、关于“移情”的活动设计
1、教师讲解“移情”作用:
“移情”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去,仿佛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自己欢喜时,大地山河也在扬眉带笑;自己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惜别时蜡烛可以垂泪,兴到时青山也能点头。从这几个例子,我们看出疫情作用是和美感体验联系在一起的。這是一個極普遍的經驗。
2、“大千世界总关情”活动设计:
大千世界中,物本身并没有感情色彩,一旦走进人的感情世界,物便“皆着我之色彩”。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臆于海”,“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这样。
有时候形象的语言既能概括事物的特点,同时也能饱涵着无尽的韵味和哲理。或褒或贬,或讥或讽,或劝或戒,给人以无穷的回味与反思。请从大千世界中选取一事物,仿照下面例句写一条。
举例:眼睛——只能看到别人的一切,唯独看不到自己。
——连沙子都不容的地方,才是最圣洁的地方。
苹果——寻找千年,发现真正的知己是牛顿。
牙膏——每一次成功都是在别人的挤压下完成。
自行车——最徒有虚名的交通工具。
水——刚正不阿,天越冷,你越硬。
羽毛球——自己的方向,全靠别人来改变。
〔学情预测〕比赛题目自拟,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又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点,思维的逻辑和缜密性得到提高。
可供选择的比赛题目如下,答案不统一,教师可补充讲解。
太阳,小草,飞鸟,蜗牛,胶水,茶杯,大海,棉被,十字路口,照片
四.举例讲解象征的作用。
第一,主题升华。
只有主题深刻,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引导读者领略美的旨趣。象征手法就是通过相似联想,把写作内容从自然界引申到人类社会生活中来,用原先所写的那些特点来象征某种精神品质或性格,从而把主题思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我们刚学过的茅盾的文章《白杨礼赞》就是很好的一例。文章先极力表现白杨树“正直”、“朴质”、“倔强挺立”、“努力向上”的特点,然后通过相似联想,把对白杨树的描写赞扬引申到北方农民身上,进而用白杨树来象征我们民族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和意志”。这样,就通过象征的手法,把对白杨树的赞美变成了对一种民族“精神和意志”的赞美,至此,主题也就升华到了一个崇高的境界。
再如《灯》。巴金先生在这篇文章里,先写半夜起来看见别人家中射出的灯光,心中一亮,回忆起灯光曾经给“我”指路;再回到现实,写今晚灯光给“我”的安慰和鼓舞;再联想到灯塔、哈里希岛上的长夜孤灯和古希腊的火炬,它们给人指路,之后又回到现实,写自己从灯光中吸收了无穷的力量;最后回忆一位友人被救活的故事,回到现实,坚信灯光不灭。欣赏这篇散文的写作,从头至尾,我们分明可以感到它的主题有一个升华的过程:随着作者思绪的展开,灯已从具体逐渐转变为抽象,从开始时所见的实际的灯转变为心目中的灯。灯这一具体的物像也就升华为具有哲理含义的意象,它象征着光明,象征着温暖,象征着不断进取的生活信念。联系这篇散文的写作年代,我们很自然地会联系到当年民族不屈的精魂,抗日必胜的信念,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地为抗战而献身的志士。这就是象征手法收到的艺术效果。
第二,含蓄表现美感体验。
象征和含蓄是分不开的。象征给予人们的启示意义,不在于形象本身,而在于形象所暗示是意义,即黑格尔所说的“象征所要使人意识到的却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具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义”。比如描写和平鸽,作者用意不在鸽子本身,而在于它所暗示的和平的意义。含蓄,富有暗示性、朦胧性和多义性,意在言外,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联想和想象空间。含蓄之美,许多抒情类文学作品的共同特质。仍以巴金散文《灯》为例。一看题目,就让人联想起它的暗示的意义。作者写“灯”,用意不在照明的灯本身,而在于它给予人们所暗示的光明,给予人希望的普遍意义。这就显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家书》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我的读书时期》教学设计 浙教版.doc
- 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给女儿的信》教学设计 长春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18课《与朱元思书》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4课《有的人》教学设计 北京课改版.doc
- 2016年秋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第1课《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语文版.doc
- 2016年秋学期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晏子使楚》教学设计 苏教版.doc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加试题强化练(一).doc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加试题强化练(三).doc
- 【步步高】(浙江专用)2017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阶段三 现代的中国与西方世界 专题二十 现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艺.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7《变色龙》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中化学 一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复习学案(无答案).doc
- 云南省大理州南涧彝族自治县民族中学高中化学 三 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复习学案(无答案).doc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12课《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doc
-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三节 河流——黄河的治理与开发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政治上册 第五单元 第一节 生活中的法律保护教案 湘教版.doc
-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导学案 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2课《爱莲说》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
-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课《蜡烛》说课稿2 新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