睾丸及附睾炎_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黄散外敷 组成:天花粉320 黄柏 160 生大黄 160 姜黄160 白芷160 厚朴 60 陈皮 60 苍术 60 胆南星 60 甘草60 金黄散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以改善局部血运及淋巴回流,疏通微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血管通透性,促进炎症水肿吸收消散。 方解 该方位明代陈实功所创,因其清热散瘀、除湿化痰、止痛消肿有良效,又名如意金黄膏,方中天花粉为君,性寒味苦,归肺胃经,用以清热消肿,行血止痛;黄柏、大黄性寒味苦,用以清热燥湿,和血祛瘀;姜黄、白芷行气破血、消肿止痛共为臣药使湿热邪毒得清,气血运行得畅。厚朴、陈皮、苍术、胆南星行滞消肿,散结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THE END THANKS 睾丸及附睾炎 播州区中医院外二科唐恩明 概述 睾丸及附近睾炎症有时为单个器官受累,有时为两者同时受累,以附睾炎为最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可继发于尿道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细菌主要经后尿道射精管及输精管逆行而到达附睾、睾丸引起炎症。 病史询问要点 1起病时间长短,是否有发热、畏寒等全身症状,有无外伤、泌尿男生殖器的其他器官炎症,是否有结核病史或流行性腮腺炎病史。 2是否有留置尿管及尿道、前列腺手术史。 3性生活情况,是否有不洁性交史。 体格检查要点 1阴囊皮肤是否有红肿、破溃及窦道。 2阴囊内扪及睾丸、附睾大小、质地,有无异常结节,睾丸鞘膜有无积液及囊性感,透光试验情况,精索是否增粗、质地。 直肠指诊查前列腺大小、质地、是否有结节、压痛等情况。 门诊检查项目 1血、尿常规:急性睾丸附睾炎,血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高;尿常规有白细胞,偶有红细胞。 2B超检查:阴囊内容物情况,睾丸附睾增大情况,提示回声增粗,附睾部可伴有异常包快回声,有时可见睾丸鞘膜积液改变。 1急性睾丸附睾炎诊断 (1)有阴囊外伤或下尿路手术及留置导尿管史。急性睾丸炎最易继发于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 (2)突发的阴囊内肿胀痛,立位时加重,可放射至腹股沟、下腹部,有寒战、发热等全身症状及其他原发病的症状。 (3)患侧阴囊皮肤红肿,附睾或睾丸肿大并明显压痛,有时鞘膜积液,重者精索增粗有触痛。 (4)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B超探见睾丸附睾的增大,回声增粗。 2慢性附睾炎诊断 (1)有慢性前列腺炎、精囊炎或急性附睾炎病史。 (2)常有阴囊内疼痛、坠胀不适,疼痛可放射至下腹部及会阴部。 (3)检查患侧附睾增大,有硬结,有触痛,睾丸有界限,输精管增粗。 (4)并发慢性前列腺炎时,前列腺液常规镜检白细胞增多、卵磷脂小体减少。 临床类型 临床按炎症累及睾丸附睾不同分为睾丸炎、附睾炎及睾丸附睾炎,睾丸炎以急性炎症为主,急慢性附睾炎占大多数,往往将流行性病毒性腮腺炎继发的睾丸炎亦归于非特异性睾丸炎。 鉴别诊断 分为:急性附睾睾丸炎鉴别类疾病;慢性附睾炎鉴别类疾病。 急性附睾睾丸炎鉴别:睾丸扭转 剧烈活动或用力过度为诱因,疼痛剧烈严重,甚至虚脱、休克,精索呈麻绳状扭曲。普雷恩征阴性(prehn sign):托起阴囊时疼痛不减轻反而加重,放射性核素检查显示扭转側血流灌注降低。 急性附睾睾丸炎鉴别:急性淋病性附睾炎 不洁性交史,明显尿频、尿急及较多尿道分泌物,分泌物涂片找到革兰阴性双秋菊。阴囊内肿痛、附睾明显肿大压痛。 急性附睾睾丸炎鉴别:睾丸肿瘤 发病突然的睾丸肿瘤亦可具有阴囊内疼痛,肿瘤侧睾丸肿大,质地坚硬、沉重感明显,正常睾丸感觉消失,附睾常不易扪及。 与慢性附睾炎鉴别:附睾结核 有结核病史,输精管一般增粗变硬,有多处硬结,呈串珠样,附睾结节多在尾部开始,质硬、不规则,附睾有干酪样病变及脓肿,易与阴囊皮肤粘连、破溃形成窦道。 与慢性附睾炎鉴别:附睾精索旁囊肿及精子肉芽肿 疼痛不明显,病史较长,扪及的结节与正常睾丸、附睾有一定界限,无明显附睾炎病史。B超检查可发现囊性病变或界限清楚的回声包块。 与慢性附睾炎鉴别:阴囊内丝虫病 有丝虫病流行区居住及丝虫感染史,结节常为数个,多在精索下端及附睾头部附近,精索常增厚、迂曲,可并发鞘膜积液。 治疗 附睾睾丸炎应根据不同病因,临床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急性附睾睾丸炎 采用局部热敷,托高阴囊,1%普鲁卡因作精索封闭,并同时采用抗生素治疗,有脓肿形成者切开引流。 急性病毒性睾丸炎 为病毒感染引起,可采用丙种球蛋白、己烯雌酚及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减轻症状,睾丸肿胀严重者,可做睾丸白馍切开减压。 慢性附睾炎 托起阴囊,促进血液淋巴液回流;应用抗生素;局部理疗;对于反复发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