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区域地质(牛角湾)排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区域地质(牛角湾)排版.

第一章 工程地质勘察概况 牛角湾三级电站位于布拖县城南,交际河区牛角湾乡麻地湾附近的金沙江谷坡上。地理座标:东经102°54′27″~55′18″;北纬27°21′53″~22′52″,海拨620~1200米,高差500米以上,是兴建引水式电站的发地方。电站交通现有县城至交际河,经沿江公路麻地湾村到一级电站厂区的正式公路,四次穿过三级电站厂区枢纽。全长70-80千米。此外县城经马脑、罗家坪至牛角湾的乡村公路经牛角湾二级电站至厂区,全长也是70-80千米。同时拖觉镇到大堰进水口至一级电站的施工公路也可通过至三级电站,时程50-60千米。县外通过沿江公路可以从宁南县和金阳县到达三级电站厂房。所以三级电站的交通十分方便。三级电站是利用二级电站尾水拟建的配套电站。是充分利用牛角湾大堰水能资源,实现以电养水,促进布拖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该电站水头566.6米,发电设计流量4.86米3/秒,装机2.2万千瓦,年发电量14920万千瓦.时。第二章 区域地质 第一节 地形地貌 电站工程区处在金沙江的深切河谷中,江右岸东南有海拨3175米的花木梁子,江左岸北西有3676米的歪巴老岭,江水高程565米。岭谷相对高差2000~3000米,属深切割的高中山峡谷地貌。金沙江右岸以悬崖陡壁地貌为主,基岩广泛裸露,岩层倾向山里。局部残留有红土期的侵蚀台地。左岸岩层大多倾向坡外,侵蚀台地地貌明显,可见8级。台面宽阔、平缓,覆盖有第四纪堆积层,台地后缘为基岩陡坡或崖壁。电站位于1-2级台地间,高差约500米。表3-2 台地级数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海拨高程(米) 736-680 950-900 1250-1100 1400-1300 1650-1550 1850-1750 2000-1950 2300-2200 台地堆积特征 灰褐、棕褐色土灰色土 棕黄色土红黄色土 红黄色土灰褐色土黄红土 红黄土红土 红黄色含砾土 红粘土砾石层 红黄色土 红土红黄土 溶蚀地貌特征 溶隙、缝泉水泉华堆积 岩溶泉水泉华堆积 岩溶洞穴及泉水 溶洞泉水 溶蚀凹地岩溶泉水 大溶洞 大溶洞大泉水 溶蚀凹地 第二节 地层岩性 电站区域出露地层有古生界奥陶系中统大箐组(O2d);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中统石门坎组(S2s)和上统回星哨组(S3h);泥盆系中统么棚子组(D2y);二叠系下统梁山组(P1l)、栖霞茅口组(P1q+m、P1B)和上统峨眉山玄武岩(P2B);新生界第四系中统(Q1+2),上更新统(Q3)和全新统(Q4)不同成因类型的堆积。现由老至新叙述:?”表示。厚:300-400米。五、第四系(Q):分布广,成因类型复杂,厚薄不一,与工程建筑密切相关。(一)、上更新统(Q3):分布在测区砂锅坪子和三级电站调节池、前池和厂房等地。牛角湾和吉家阿莫村一带也有大片出露。成因类型有:1、泥石洪流堆积层(Q3lsef):由含漂石的块碎石土组成。块碎石成分一般以斑状、致密状玄武岩为主,风化强烈,大部分已形成棕黄色土,表层红土化。调节池山包上部漂块石以泥盆系的石英砂岩、淡水灰岩和泥页岩为主。岩石坚硬,风化微弱。该层结构密实,物理力学指标较好。2、滑坡堆积层(Q32del):主要分布在三级电站进水渠道前段,其次是人民沟厂址附近。由灰岩、石英砂岩、煤层、大理岩、碳质泥岩和玄武岩块碎石土组成。其中玄武岩的块碎石风化强烈,钻孔岩芯以碎砾石状、细砾粗砂状和含砾壤土状为主。结构较密实。厚度:7-45米3、崩坡积层(Q3lco-dl):分布局限在砂锅坪子附近。由灰黄青灰色含土块碎砾石层组成。碎砾石以二叠系灰岩、大理岩和玄武岩成分为主。前者块碎石层含土少,钙质胶结明显。局部形成角砾岩。后者呈全至强风化状,含土量高。结构较密实,可见斜层面。厚:30-50米(二)全新统(Q4)广泛分布在厂区枢纽一带,成因类型多,和工程建筑物密切。1、残坡积层(Q4e-dl):分布在调节池、前池、管坡上段及引水渠一带。岩性有含砾粘土和砾碎石土两种。前者主要在调节池和前池带。据二级电站钻孔原状样、扰动样试验分析,粘粒成分可达40%。呈可塑状态,含水量、孔隙比和压缩性较高。力学性质差。后者据探抗揭露,碎砾石含量30~40%,局部高达80%,砾碎石成分以强至全风化玄武岩为主,力学性质相对前者较好。残坡积层结构稍密实。由于出露的地貌部位不同,层位有上下之分。厚:3-17米2、崩坡积层(Q42co-dl):广泛分布在前池、管道、厂房地带,与建筑物密切相关。主要由褐黄、灰黄色含大块石的砾碎石土组成,砾碎石含量60-80%,成分与附近出露的基岩相关。一般以致密状、斑状玄武岩为主,粒径大小悬殊,风化强烈,结构稍密,局部地段呈松散状架空构造。物理力学指标与砾石成分和含量相关,差异较大。厚:3-20米3、洪坡积层(Q4

文档评论(0)

stz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