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辛弃疾导学
【学习目标】
1、了解辛弃疾的生平经历、思想、词风特点及诗作的背景和内容。
2、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3、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词人的丰富形象及作品的抒情方法和写作技巧,培养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能力及诗词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
重点:1.熟读成诵,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词中感情,深刻理解词人无路请缨的悲愤心情。
难点:1.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典故的内涵。
2.体会词人感情,并感受其形象。
第一学时
【知识导学】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________(朝代)词人,字________,号_________,山东历城人。史上伟大的_________派词人、 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也天生一副英雄相貌。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_________”。 史上与李清照并称“___________”。 有人这样赞美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其词题材广泛,善于熔铸典故,以文为词;词风以豪放为主;著有词集《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
(一)用典的意义和作用。
所谓用典,就是引古事古人来比喻今事今人以抒发情怀,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写作手法,统称“用典”。恰当地用典,可使诗文文情隽永,含蓄深刻。用典或仰慕古人;或以古人自况,感慨身世;或借古讽今等等。言简意赅,以一当十。
(二)辛词名句积累
1、少年不识愁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得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3、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________________。
七八个星天外,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4、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5、众里寻他千百度,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7、____________________,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_________________。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_。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_________________!
8、我志在寥阔,畴昔梦登天。
9、马上离愁三万里,望昭阳宫殿孤鸿没,弦解语,恨难说。
10、锦字都来三两行,千断人肠,万断人肠。
【基础演练】
(一)、通读全词,结合注释,给下列加点字词注音
遥岑( ) 玉簪( ) 螺髻( ) 鲈( )鱼 堪脍( ) 倩( ) 揾 ( ) 舞榭( )狼居胥( ) 佛狸祠( )( )( )
(二)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遥岑远目: 玉簪螺髻: 断鸿:
风流: 脍:
北顾: 倩:
可堪: 揾:
烽火扬州路:
【合作探究】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写作背景
辛弃疾于绍兴十年(1140)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这时距北宋的败亡已13年。辛弃疾21岁时,金主完颜亮举兵南侵。他乘机聚集成两千人的队伍,起义抗金。接着又率众投奔南宋王朝。《水龙吟》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时年35岁。这时,他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那是因为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当,决不肯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受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着大好江山,反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