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地震灾区中的心理危机干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章 地震灾区中的心理危机干预 地震等自然灾难突发性强、伤害性大。灾难会结束,但它给人们留下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人的一生。在唐山地震的幸存者中,有百分之二十五的人患上了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抑郁症、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难以治愈。灾难后的心理干预任重而道远。 一、地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 大灾后的自杀事件 大灾以后出现个别的自杀事件,是在所难免的,我们没有必要掩盖这些事实。他再次强调:灾后各种心理障碍引起的自杀风险已逼近灾区!这决不是骇人听闻。关键的问题是,要在灾区普及预防自杀的知识,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心理康复的工作。 四川512大地震是台湾912大地震的30倍左右。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授权发布:截至9月11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6人遇难,374643 人受伤,失踪17923人。1999 年9月21日在台湾南投县集集镇发生7.6级大地震。该地震造成2415人死亡、11306人受伤、29人失踪。地震一年后,台湾医界调查发现,地震失亲灾民有4%具有强烈的自杀倾向,一般灾民至今还有1%想轻生。台湾官方震灾重建委员会透露,“9.21地震至今最少与100起自杀案件有关”。南投县埔里镇基督教医院资料显示,该院平均每月有20个自杀送医记录;埔里范围内倾向自杀灾民多达1000多人。南投县草屯疗养院副院长郑若瑟说,自“9.21”至 2001年6月,该院接获210例自杀个案,其中已有35人死亡;草屯等6个乡镇也有700多人想自杀。南投心理卫生中心受理个案显示,2003年一整年自杀通报555件,自杀数503件,2004年上半年通报高达324件,自杀数292件。 预防自杀,援助第二次的心理地震的工作更为艰巨。 (二)地震后心理干预工作 心理危机干预是让被干预者把经历的灾难事件、内心的感受和体验说出来,把情感宣泄出来,淡化灾难带来的恐惧、焦虑、自责等多种消极情绪,让当事人可以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从理论上说,地震后的心理干预越快越好。尽量在心态未落入谷底之前进行干预,尽可能用最短的时间,让其恢复到最正常的状态。 心理危机干预是应急救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外部环境安全稳定后,心理专业人员马上会对其进行专业的筛查和诊断,针对灾民受到灾难影响的不同程度,马上进行干预,及时帮助他说出内心体验,宣泄消极情绪。干预越及时,幸存者心理康复的越快,越晚效果越差。 心理干预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只帮忙、不添乱”。比如在灾难发生的第一时间,专业工作者可以在帮助发送救灾物资或其他更紧急的活动中,了解社区或个人的心理状况。心理危机干预人员一定要在幸存者的身体安全之后,才能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援助。 二、地震后心理干预的对象 地震后最需要心理干预的人,是受各种不利因素影响最多的人,通常我们救助的第一群体是幸存者,即直接受到伤害但存活下来的人,与其并列的是死难者家属。幸存者在灾难后的心态会表现出恐惧、无助、后怕、悲伤,还有很重要的一种情绪,就是不合情理的自责。 比如,在普洱地震中,有两个小女孩说:“我当时跑过来的时候,我妈被压在墙底下,我们两个的力气太小了,怎么掀那个墙都掀不动,我真恨我自己,如果我再多点劲儿,就能把妈妈救出来了。”沙兰暴洪后,一个失去同伴的十岁孩子告诉我:“我现在总是绕着他家门口走,以前我们总是在一起玩,我俩是同桌,大水来的时候我没拽住他,我没被冲走,他被冲走了,他父母见到我一定会责备我的。我特别想和他一起玩,我做梦经常梦到他和我一起玩。”这种自责和负罪心理是不符合情理的,但又是幸存者非常普遍的一种情感体验,他们需要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尽快从这种心理中摆脱出来。 总的来说,我们主要对以下几类人进行心理援助。 (一)孩子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用专业问卷对孩子进行筛查,根据得分,将孩子分为不同的群体,第一组是受到影响较小的,第二组是需要做些活动,孩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帮助的,第三组是受到影响最大的孩子,也是日后最有可能出现严重应激障碍的群体,需要更多更专业的关注和帮助。对于心理创伤特别严重的孩子,可能还需要药物帮助和专业治疗。国外研究表明,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三到十,国内还未见特别系统的研究,但就我们的经验来看,至少有百分之五以上的人,是需要专业帮助的。比如在沙兰山洪灾难后,有一个孩子恐水,洗脸不能用洗脸盆,只能用毛巾擦,喝水只能用带盖的杯子用吸管喝,每逢下雨打雷,不管是几点,哪怕是深夜,也要往山上跑,症状非常严重,这种反应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需要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心理及药物帮助。 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出现应激障碍的孩子,可能社会支持系统会比较弱,受伤严重,环境变化、身体变化特别大,或者比较内向、平时不大爱说话。一般来说,年龄小的孩子(幼儿)比大孩子的心理反应要轻一些,也更容易复原。 对孩子来说,一对一的

文档评论(0)

sfk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