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垂钓为什么要观察水情? 因为通过对垂钓水域水情观察能大概知道水域中有鱼无鱼、是什么鱼、鱼的多少等问题,以便正确选择下钓水域、垂钓地点,确定饵料及垂钓方法。 观察水情一是了解水温:水的热容量较大,当气温上升后水里仍然凉快,而气温很凉了,水温却仍然较高;一般情况下水温上升,鱼儿呼吸加快,摄食增多,新陈代谢增强,生长加快。在四川,气候温暖,一年四季均可垂钓。观察水情二是了解水色。适合垂钓的水色一般是:淡黄、黄白、青黄、深清色的水体。生活在这些水体中的鱼类,行动自由,可随时、随意摄食,垂钓易成功。水色浑浊,不宜钓;水色过清,人影、倒影容易惊动鱼鲜。发绿的水太肥,缺氧,上钓率不高,因此纯净水、泥浆水、深绿及被污染的水都不宜垂钓。. V N9 p1 a??^ 根据水色判断鱼群:青黄色草鱼多;深黄色鲤鱼多;水浅小鱼多;水深大鱼多;水不深不浅大小鱼均有。 2、鱼儿活动的规律是什么? G4 M) c) r T4 O7 D9 ?2 a 一般规律是:水清鱼下沉,水混鱼上浮;水的温度下降,鱼下沉,水的温度上升鱼上浮;冬季寒冷,阳光充足鱼上浮,阴天鱼下沉;夏季酷热,阳光充足鱼下沉,阴雨天鱼上浮。 3、为什么水面呈褐色下钓必有收获? 水中浮游性生物分为两类。夏秋两季,动物性浮游生物以植物性浮游生物为生,多呈褐色。鱼儿喜欢动物性浮游生物,一般说来阴天、阳光较弱的地方或日出、日落时动物性浮游生物才浮到水上层觅食,在浮游生物的下面必定有鱼,所以在水面呈褐色的地方下钓必有收获。/ T7 p: F* @ e% N% W! j 4、肥水钓鱼的窍门是什么?- ?, ?7 x7 b/ s N4 ~) L+ m 肥水水体饵料生物多,水肥缺氧,水的透明度低,用饵下钓,不会有什么收获,但肥水域中垂钓要掌握以下窍门:( {* u2 U. j a9 t3 }) q* v; [/ @0 ~8 J1 T% x; N 一是选择雨后下钓:因雨后水中溶氧量增加,也带来丰富的食物,鱼儿活跃。5 U* ? h: i3 r3 p3 S0 U/ _ 二是钓点应设在进出水的两侧。6 m5 N0 J. y5 ~3 P% W/ _# H) ~ 三是宜用素饵。多用钓浮法,其深浅应根据当时的气温、水温而定。 5、在流水中如何钓鱼?9 s; N0 h m??V! J. D! k( \2 V 在溪河流中钓鱼抓住以下几点:5 S, ~; ^ b5 ^6 b* X (1) 钓点应设在水流缓慢、有回流的地方、溪河弯道的内侧、支流的入口处、城市生活污水及农田排水口。 (2) 要识水性、知鱼情。根据水性、鱼情确定浮钓或半浮钓的垂钓方式。 K8 f7 L* ^4 ] U6 e1 k (3) 钓具要求竿的弹性好、线粗、钓大,而且匹配合理。??W4 ]. i4 ^ W( c. o8 t/ y/ ]8 S$ Q; X1 ]2 D# q _/ o (4)使用蚯蚓、各种昆虫和鸡鸭肠做钓饵。因为这些饵料不易被水冲走。( R??X3 M! c. `8 P9 e??Y0 ~0 z k# D% j2 b (5)适时提竿。当浮漂沉入水中或水面不流动的时候便可提竿。$ H4 t. q. b$ H9 s??g 6、“鱼窝”一般在什么地方?- o$ ?5 c- N$ F. n$ D 冬天鱼儿要寻找水深、向阳、避风的地方做窝;在鱼窝处下钓才有收获。天然鱼窝在溪河转角、流水缓慢、向阳、水深的桥头脚、桥柱旁。人工鱼窝是钓翁们夏、秋有意在向阳外挖的。鱼儿自己也可造窝。冬钓应在鱼窝处下钓。 7、为什么鱼儿露头时钓不到鱼? 鱼儿露头说明天气闷、气压低、水体中溶氧少,这时下钓鱼儿根本不咬钓,只是将头伸出水面,贪婪地吸吮空气。所以在鱼儿露头时下钓不会有什么收获。3 \ W# L, _ B% S5 n: i ?* j9 V/ e6 h 8、水体中水的颜色变化说明了水质什么情况? |1 {- F$ I X6 o8 f1 r- k% [3 g2 n- q7 x# p 水本是无色的,但水中如混入了其他物质,水色就会发生变化。# x2 ?2 Y( S5 ]6 z* H 水色 水中含有何物 2 I??s% J4 C! g% V 绿色 | 绿藻等浮游生物- |7 y1 S! a9 I 黄绿或淡棕色 | 浮游动物 c1 \1 e2 J F+ `8 p9 M 褐色、酱色 | 腐殖质含量较多- f0 n6 f. W# ^8 ? 白、黑、蓝、棕色,且有扑鼻臭味 | 含有毒物质. x9 q7 K%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