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網路成癮及其輔導.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9/5/4 青少年網路成癮 及其輔導 趙文滔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wentao@tea.ntue.edu.tw 2009 6 22 何謂網路成癮曾怡慧、施綺珍、楊宜青(2004) 為求得滿足,上網時間顯著增加。 停止或減少網路使用將導致在數天或一個月內發生下列情況:心因性肌肉運動的不安現象、心情焦慮、對網路上所發生的事情有反覆的思念、產生與網路有關的幻想,以及自發性或非自發性的手指打字動作。 網路的使用逐漸超出原來預期的頻率與時間。 曾努力想要控制或停止網路使用,卻徒勞無功。 會花更多時間在與網路有關的事務上(例如:上網訂購書籍、測試新的瀏覽器、研究網路上的廠商資料及整理下傳的檔案等)。 重要的社交、工作及娛樂等活動,均深受網路使用的影響而放棄或減少。 即使發現由於過度使用網路而導致在心理、生理、社交及工作上不斷出現問題(例如:睡眠時間減少、婚姻困境、遲到及怠忽職守等),也不會停止使用網路。 網路成癮定義王智弘(2009) 強迫性:理智上知道要控制網路的使用時間,但仍不能克制上網的衝動, 戒斷性:不能上網時出現了身體或心理層面不適的現象, 耐受性:上網的慾望越來越不能滿足,所需上網時間越來越長, 在相關生活層面出現狀況:比如在 人際層面 健康層面 時間管理層面上都因為網路的過度使用而受到負面影響 網路成癮類型王智弘(2009) 網路之性成癮:深受網路上與性相關的網頁內容所吸引,或沉溺於基於網路所引發之情色活動之中 網路之關係成癮:沉溺於網路上的人際關係活動之中 網路之強迫行為:包括沉溺於網路遊戲、網路賭博、網路購物與交易等活動 網路之資訊超載:沉溺於網路資訊的搜索與收集之活動 網路之電腦成癮:沉溺於與網路有關之電腦操作與探求之活動。 網路成癮診斷準則柯志鴻醫師(2005) A軸:在以下九項中符合六項因素: 整天想著網路上的活動 多次無法控制上網的衝動 耐受性:需要更長的上網時間才能滿足 戒斷症狀:產生焦慮、生氣等情緒,並需接觸網路才能解除 使用網路的時間超過自己原先的期待 持續的想要將網路活動停止或減少,或有多次失敗的經驗 耗費大量的時間在網路的活動上或離開網路上 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 即使知道網路已對自己造成生理或心理的問題,仍持續上網 網路成癮診斷準則柯志鴻醫師(2005) B軸:功能受損(須至少一項符合): 學校與家庭角色受影響 人際關係受影響 違反法律或校規 C軸:網路成癮的行為(須完全符合):無法以其他精神疾患或躁鬱症做最佳之解釋。 案例 曾怡慧、施綺珍、楊宜青(2004) 一位母親陪同國中二年級兒子來求診,主訴最近幾個月來睡眠不好、白天腰酸背痛、疲勞倦怠、精神不濟,擔心有肝腎功能不好,經仔細詢問才發現,近幾個月來因晚上睡不著乾脆上網排遣時間,終致沈迷網路遊戲,造成作息日夜顛倒,夜晚上線時生龍活虎,白天上課則瞌睡連連,長期睡眠不足的結果讓此學生逐漸出現上述各種身體症狀,並導致作息錯亂的慢性失眠,且學校成績一落千丈。 網路成癮的個人心理因素:現實生活的推力 網路成為生活問題的避難所: 缺乏自尊 缺乏社會支持或情感寄託 家庭功能不佳 生活無聊 人際衝突 課業或工作挫折 其他心理問題:敵意、焦慮(恐懼性焦慮或社會性焦慮)、憂鬱等情緒狀態 精神疾病:躁鬱症、憂鬱症、過動及注意力不足症候群、社交恐懼症、精神分裂症與人格違常 為何會網路成癮?王智弘(2008) 網路經驗的吸力: 網路滿足現實生活不易獲得的滿足:成就感、掌控感、歸屬感與虛擬名聲。滿足其正向自我意象,特別當其在現實生活不易獲得。 影象與聲光上的強烈感官刺激 網友立即回應 持續性或間歇性得到行為增強的經驗 匿名與模糊情境的幻想空間 性與暴力的感官刺激經驗 沈迷歷程:強化循環模式 陳淑惠(2003) 挫折壓力/覺得心煩,若網路易於取得,則會選擇上網,一上網則不舒服的感覺暫時得到消退,進而得到放鬆與愉悅的經驗,形成一種增強作用,促成再上網,但因上網而影響人際、課業或工作,則可能產生罪惡感,而罪惡感可能導致壓力與心煩,若無其它解決之道,則又可能易於取得的網路來減輕壓力,由此,形成了惡性的循環,假以時日,惡性循環將越來越自動化與穩固,而不可自拔。 網路使用經驗三階段 Grohol(2005) 第一個階段:著迷(Enchantment, Obesession):投入大量時間以探索與適應新的網路活動 第二階段:醒悟(Disillusionment, Avoidance):隨著熟悉與適應網路活動,使用量逐漸降低; 第三階段:平衡(Balance, Normal):能夠以合宜與正常的時間使用網路活動 沈迷階段白育甄(2003) 初期:被網路吸引 中期:在網路上有成就感與歸屬感,但現實生活卻脫序的兩難情境 後期:已萌生退意卻無法割捨,掙扎 最後:面

文档评论(0)

cynthia_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