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德格县的基本情况 1.概述
德格为藏族传说中格萨尔王的故里、康巴文化中心,与西藏拉萨和甘南拉卜楞寺地区一起并称藏区三大文化交流中心。德格位于川藏边界,隔金沙江与西藏昌都地区江达县相临,距州府康定588公里,距离成都958公里,海拔3270米,人口约8万,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镇25乡。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的西北部,地处东经98°12′ -99 °41′,北纬31°24′-32°43 ′之间,东与甘孜县毗邻,南与白玉县相接,西藏自治区的江达县隔江相望,北与石渠县接壤,全县总面积11955.55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为更庆镇。
德格县境属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系沙鲁里山脉,北部金沙江峡谷地带。地形复杂,最高点为绒麦峨扎山峰,海拔6168米;最低点是和白玉县交界处的丁都桥麦曲河口,海拔2980米;全县相对高度3588米,全境以雀儿山为标致,将全县分为东北西南两大部份。东北部高,总面积为7410平方公里,河谷宽扩平坦,土壤贫瘠,古夷平面保存完整,属川西北丘状高原地貌;西南部低,总面积为4545.55平方公里,为河谷深切,地势高差悬殊较大,属于高山峡谷地貌,境内有冰川30多条,有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30座。河流以雀儿山为分水岭,形成东部的雅砻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雅砻江水系的巴曲、玉曲等到12条支流和金沙江水系的色曲,麦曲等等5条支流。
县境内陆干燥气候,属大陆性季风高原型气候,空气干燥,气温较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多年平均降雨611.7毫米,多集中在6至9月,年平均气温东北部0℃以下,西南部6.5℃,1月均温-18℃,7月均温14.5℃,无霜期80天,年均日照管2051小时。[2]
德格县
截至2011年,全县辖五个工委,26个乡(镇),114个行政村,239个村民小组,全县总人口8万人左右。其中藏族占97.9%。系藏民族聚居的偏远、贫穷、落后的高寒山区。
行政区划
2000年,德格县辖1个镇、25个乡:更庆镇、达马乡、普马乡、岳巴乡、八邦乡、龚垭乡、白垭乡、汪布顶乡、柯洛洞乡、卡松渡乡、俄南乡、竹庆乡、俄支乡、马尼干戈乡、玉隆乡、错阿乡、中扎柯乡、上然姑乡、窝公乡、温拖乡、年古乡、浪多乡、阿须乡、打滚乡、亚丁乡、所巴乡。
2011年,德格县辖1个镇(更庆)、25个乡(达马、普马、岳巴、八邦、龚垭、白垭、俄南、竹庆、俄支、玉隆、错阿、窝公、温拖、年古、浪多、阿须、打滚、亚丁、所巴、中扎柯、上然姑、汪布顶、柯洛洞、卡松渡、马尼干戈)。 2.交通 川藏北线(317国道)经过德格,从康定有班车发往该地。10月份到5月份当地降雪,雀儿山一段路况较差。夏季是雨季,川藏线有时会出现塌方和泥石流。但一般而言,乘车去德格并不是困难的事情。如果从康定坐班车前往,一般在出发后第二日下午三点到达;如果从成都出发,则须先乘车到达康定。 目前,德格县境内通乡的公路已经全部完成,通村公路部分完成。 3.通信状况 德格县目前电信网络覆盖率不高,乡政府级基本普及固定电话。镇所在地、317国道附近的手机基本可以正常使用,但许多村子通讯仍较困难。特别是冬天通信特别困难。 4.语言交流 政府所办学校均有能顺利进行交流的懂汉语的教师,极个别普通话能力较差,汉话中夹杂比较重的川音,但说得慢一些,一般都能顺利交流。而地居偏远的藏人懂汉语的不多,入户调查时必须要有翻译。政府所办学校的孩子、在县城所在地的,小学三年级就基本能用普通话进行正常对话;乡村级小学同龄孩子表达能力弱一些,但基本都能听懂。
三、德格的经济情况 1. 地理与经济 德格县山多地少,大致以雀儿山为界,东部为纯牧区,西部为半农半牧区。东部牧民的经济状况,因交通不便。复杂的地质地层构造运动,形成境内多处奇险景区,冰川掘蚀形成的新路海、木日错高原湖泊,河流深切形的“一线天”;四季冰封的绒麦峨扎雪峰和大小冰川。东和西部半农半牧区的农业种植的主要是青稞,平均亩产不到300斤,由于气候及种植技术、种植成本的原因,地区一年只有一季收成,每亩市场价格约240元人民币。挖虫草是当地农牧民第二项,很大程度上也是更重要的收入来源,他们到别的县乡去缴纳高价的山价费,时间集中在每年五六月份,平均每户家庭每年可以有三四千元的虫草收入。 养殖方面,由于地理和气候原因,草场不怎么理想,大多家庭拥有的牦牛并不多,几乎没有什么出栏出售的,当然,也有个别家庭加工成酥油外卖。由于气候、饲料少等原因,几乎没有其他牲畜的养殖。 2.三通情况 交通方面,通乡公路基本完成,通村公路近一半几乎完成。但从路况和当地气候看,去往很多乡村仍多有不便,特别进入冬季后,一些乡村基本与外界隔绝;同时,牧区居民点间相隔很远,到达不便。而绝大多数乡村间也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