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现在的语文教学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少,原因固然有多种说法,但我认为跟教师没有语文意识,或者说没有较强的语文意识有很重要的关系,可以说教师是否有语文意识已成为制约语文教学质量的瓶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有强烈的语文意识,利用丰富的语文教育资源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学生肯定能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形成另人刮目相看的语文能力,整体语文素养肯定也能日渐提升。可目前在课堂——这一学习语文的一块狭小的、但却是很重要的空间里我们语文教师的语文意识都不够强。课上学生只会被动应付教师的提问,课后只会被动完成机械的练习,学生在课上做了不少无用功。因为我们老师缺乏语文意识,对课堂上原本可以用来进行语言训练的环节和机会视若无睹;或者因为缺乏语文意识,进行的语言训练缺少过程,走过场,火候不到,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导致学生的语文意识、语文能力普遍不尽如人意。所以,现在我们很少看到这样语文意识较强的学生:课上会主动求知,课后会主动阅读。碰到生字,会翻字典;碰到生词,会查词典;碰到优秀的文章,会情不自禁地多读几遍;碰到精彩的语段,会停下来咀嚼一番,乃至熟读成诵;碰到有意义的事情,会随时留心观察;有了这样那样的灵感,会动笔记录;听广播、看电视、读标语口号、看说明书,都会思考一番:用字是否妥帖,用词是否得体,句子是否通顺,表达是否准确……在平时的教学、教研实践中,我不断地提醒自己要有较强的语文意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一)? ? 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因素,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语言训练。比如教学苏教版大纲本第十一册25课《爷爷的芦笛》7—10自然段的时候,老师们习惯用大海是如何狂怒的?从哪儿看出强强非常恐惧、害怕?这样的问题来组织教学,结果学生对文本获取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鸡零狗碎的信息,进行的是无效或低效的语文学习,不利于学生语文意识的形成。我在考虑这部分教学程序的时候,本着培养学生的语文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有多元收获的宗旨,采取了如下的流程。在学生充分感知课文、品读课文、背诵课文、对课文充分吸收的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练习:根据7-10自然段的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体验,围绕“强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漫漫长夜。”这个意思练说一个完整、连贯的片段。尽量用上书上的语言。注意要描述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这是一个说的训练,说的目的是引导学生用丰富的书面语言来丰富自己的口头语言,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来规范自己的口头语言。所以提的要求是“尽量用上书上的语言”。这也是现行教材变“创造性地复述课文”为“复述课文”的原因。学生描述得有声有色,声情并茂,他们的激情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样的设计既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又增强了学生对文本的真切体验;既帮助学生积累巩固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有促使学生有创意地表达运用。丰富的、规范的书面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应用,语言文字训练落到了实处。在训练过程中,我随机进行了这样三次点评:1、书上规范的语言都会说了,不仅把强强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说出来了,还对自然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看来作者的表达方法已经被你学到手了。真不简单。还有一点值得我们学习,他把“强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漫漫长夜。”这句话很自然地用上去了。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放在片段的结尾作为总结句,还可以放在片段的中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2、不仅把书上规范的语言用上去了,还加上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上了自己的语言。比如:这个地方加上这句话******就说得非常形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了不起!3、不仅加进自己的感受和体验,用上了自己的语言,还说得有声有色,让人身临其境。以上教师有针对性的评价语不仅关注回答问题内容的正确性,还从表达形式的准确性,表达的条理性、情感性等角度进行评价。教师的评价发挥了点拨和引导的功能,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一点是我们好多语文老师忽视的地方,但这正是老师语文意识彰显的地方。这一练习是一个典型的依据课文的语言发展学生语言的例子。7——10自然段的教学,没有对课文进行肢解,而是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站在另一个角度、更高的层次来审视文本,带领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小小的一个片段,学生听、说、读、的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学生的收获不仅仅在对文本内容的感悟上,对文本语言的积累上,还有语言形式、文本结构、表达方法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学生的语文意识,促进学生今后可持续的语文学习。比如:今后遇到优秀的文章,学生会不满足仅仅读懂,还会去琢磨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哪些地方值得我学习?特别心仪的文字会自觉地积累下来;遇到相似的情境、语境,学生可能也会通过对人物心理和环境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