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霖铃》教学设计
时间:2013年11月26日 上午第三节
班级:上海市 中国中学 高二(1)班
执教人:安庆市第二中学 江为峰
【教学设想】
诗词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鉴赏诗词的审美能力。通过教学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初步赏析词的意境、艺术手法。以诵读为辅助,以诗词鉴赏为纽带,带动词句的理解和思想内容的分析及艺术手法的运用。
本文作者柳永是北宋婉约派重要代表人物,他的词具备了雅俗并举的风格,他的最享盛誉的羁旅行役词——《雨霖铃》更是做到了雅不避俗、俗不伤雅、雅俗兼容、和谐共适。词中通过对惜别场面和别后情景的描写,抒发深沉的离情别绪;通过秋景的衬托,写出分别时的万千愁绪。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把握词中意象,品味词中优美的意境,体会融情入景、虚实相生的写作特色。
【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感知作品内容和思想感情;
(2)掌握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和虚实结合的写法;
(二)能力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与网络技术的整合,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式、探究式学习,开拓知识面,丰富教学内容。
(三)情感目标
带领学生以真挚的感情品读作品,培养诗歌兴趣和文学素养。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典诗歌传统意象在作品中传情达意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解题,介绍词牌和作者
雨霖铃,词牌名。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更多的时日跟歌伎们一起。在他的作品中,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 《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己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二、诵读感悟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三、自读全词,注解重点词义,理解词的大意
上片:描写离别时的难舍难分
下片:设想离别后的羁旅相思
四、请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主旨句
别前环境、别时场面、别后情景、别后愁绪
主旨句: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五、重点赏析
1.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渲染离别前的环境。
这一句作者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凄切的蝉声,黄昏的长亭,清冷的雨后,凄清的环境为离别增添了凄凉伤感的情调。
小结:实写,运用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手法。
2.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设想别后的旅途情景。
这两句是词人的内心独白,“念”字告诉读者下面为想像的景物,是虚写。这是借浩渺的暮霭来表现黯淡的离愁。这一去不知何处才是归宿,也不知何时才能回来,前途茫然,从而更添心头的离愁别绪。
手法:以虚衬实,虚实相生
3.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把杨柳、晓风、残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这里的景纯为情设,虚写,营造了浓烈的愁思,有“愁”则需“销”,借酒吧,可此时是酒醒时分,因而“愁更愁”了。
手法:借景抒情
评价:这一句被词评家贺裳称为“千古俊句”。“酒”无味,“柳”留人,“晓风”凄冷,“残月”凄迷。作者借景抒情,用这些意象集中渲染了自己借酒浇愁、苦闷难捱的愁苦心情。 正所谓“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 (欧阳修《玉楼春》)
4.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柳永以清秋之萧瑟,写离别之凄恻。即景抒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整首词具有缠绵悱恻、凄凉清丽的境界,即“伤离别”。
5.主旨句理解: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点明伤离别的主旨。自古伤离别是人世常情,似乎有自我安慰之意,接着又转入现实的痛苦中来:递进语气强调了此时清秋离别更让人难受。离别本已痛苦,更何况是在这清冷的秋季。而“伤离别”自古就是文人的普遍情感和共同感受,正如江淹《别赋》中所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6.小结:
这首词以冷落的秋景作衬托,精心刻画难分难舍的惜别场景,进而想象别后的离愁别恨,层层铺写,融情入景,虚实相生,反映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抑郁不满的心情。作为封建时代的文人,自伤身世,慨叹自己不能作生活的主人,抒情尽管真实,而情调未免凄怆;对现实尽管忧愤,而意志未免消沉,这是受时代局限的反映。
六、概括本词的艺术特色
柳词之美,美在有景,有物,有人,有情,惟有情,才使万物富有神韵。
艺术手法一:借景抒情,融情入景
艺术手法二:以虚衬实,虚实相生
婉约词的风格:哀怨缠绵 ,清丽雅致
七、再读本词,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二单元6~9的认识和加减法复习 课件 24秋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ppt
- 《大球盖菇液体菌种生产技术规程》DB41T 2935-2025.docx VIP
- 辅助生殖技术(人工授精 ).ppt VIP
- 脑功能障碍治疗仪YS7004说明书.pdf VIP
- 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pptx VIP
- 制冷设备电气与控制系统检修 (25).pdf VIP
- 中国电信用户驻地网通信设施设计规范.pdf VIP
-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共30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外科护理学破伤风.pptx VIP
- 中小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