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章 概述
1.1 系统概述
KLD-93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是面向不同规模的变电站,基于IEC61970标准而全新设计开发的面向21世纪的新一代自动化监控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开放式、分布式应用环境的网络管理技术、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最新的国际标准等,遵从全网一体化设计原则,为KLD-93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提供符合IEC61970标准的统一应用支撑平台。
KLD-9300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秉承了本公司在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成功经验,严格按照RUP迭代化大型软件开发方法而开发的,汲取了国内外同类系统的精华,成功开发了KLD-9300当地监控监控系统,此系统完全满足数年内电力系统客户的需求。KLD-9300系统以大型变电站的要求为设计的出发点,充分考虑到中、小系统的特殊性,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整个系统以稳定性、实用性、先进性和易维护性为主要设计目标,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值班人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值班人员的效率和水平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采用CORBA技术和XML技术,CORBA技术用于实时性较强的紧耦合的网络数据传输,具有硬件和操作系统的无关性,XML技术用于非实时性的松耦合的网络数据传输,是一种跨平台的数据载体。CORBA技术是实现集成总线的基础。
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可以方便的裁剪,以适应每一个电力公司的需求。此外,它还提供了很好的扩展性,一旦新的功能需求产生,它可以提供一个平稳的系统功能升级的途径,以满足用户明天对系统的需求。
1.2 KLD-9300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
1.2.1 数据容量指标
本系统按照可伸缩要求设计,采集容量和数据库的容量在设计上无限制,仅取决于用户所使用的综合自动化设备或者RTU设备的容量和能力。
实时数据库容量:
遥信(输入、输出) ≥100000遥测(输入、输出) ≥100000电度(输入、输出) ≥40000遥控≥20000计算量(模拟量点) ≥10000计算量(状态量点) ≥10000SOE≥10000曲线≥5000画面不限报表不限采集设备或RTU个数 ≥256采集通信波特率允许大于9600
1.2.2 技术指标
系统可靠性≥ 99.99%系统可用率 ≥ 99.99%ms(利用GPS)
SOE分辨率及时间同步精度0ms
站内分辨率≤2ms
CPU及网络负载率
所有计算机的CPU平均负荷率:
正常情况下:≤20%
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40%
网络的平均负荷率:
正常情况下:≤10%
电力系统故障情况下:≤20%
系统平均无故障时间25000 h
所有设备(包括电源设备)在给定的性能指标下运行,连续4,000小时内不需要人工调整和维护。
偶发性故障而发生自动热启动的平均次数≤1次/00小时数据精度测量综合误差< 0.1%≤ 0.3%
电网频率≤ 0.01Hz
直流采样测量值≤ 0.2%
遥测合格率99.999%开关量遥信响应率100%遥控率双机切换时间≤ 2 s
冷备用双机切换时间≤ 5 min
事故变位报警响应时间≤ 5 s
状态量变化位置≤ 1 s
调用画面响应时间≤ 2 s
画面实时数据刷新周期1 ~ 60s可调
遥测量更新≤ 2 s
全系统数据更新≤ 1 s
事故推画面时间≤ 2 s
遥控返校时间< 3遥控命令响应时间≤ 2 s
遥调命令响应时间 ≤ 2 s
遥信动作准确率 100%遥测正确率99.999%故障区段隔离< 1 min非故障区段恢复供电<min
越死区传送整定最小值:≥ 0.5%
遥测量越死区传送时间≤ 3 s
遥信变位传送时间≤ 2 s
遥测变位传送时间≤ 3 s
遥控命令从生成到输出的时间: ≤ 2 s
遥控命令执行下达起到遥信变为在后台监控屏幕上显示所需时间:≤ 3s
主机数据库更新时间:≤ 1 s
全系统实时数据扫描周期1~10s可调
电度累加量扫描周期5~60min可调
打印报表输出周期:按需设置
历史曲线采样间隔:1~60min,可调
历史数据,趋势曲线,日报,月报,年报存储时间:大于10年
事故追忆:按需设置。事故追忆间隔可人工设置1~N分钟。系统能同时存贮10个以上(包括多量)的事故追忆的触发可以是开关的事故跳闸或人工触发。事故追忆时的模拟量变化能用曲线和画面生成进行显示。
1.2.3 通讯指标:100/1000Mbps
3、每组通道可分别设置通讯速率:300、600、1200、4800、9600、19.2 k、64 k、384 k、2 Mb bps。接口符合RS-232标准及网络通信协议。
4、每路通道支持各种类型CDT方式和POLLING方式的通讯规约。
5、模拟远动传输通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迅达3300AP电气原理图(中文精简版).pdf VIP
- (精品)《雨人》中英文台词剧本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2024)岭南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上市公司应对证券民事索赔100问.pdf VIP
- 【继续教育】水质PH(每日一练).pdf VIP
- Lenovo联想 服务器 ThinkServer TS560 说明书.pdf
- Q/GDW 364-2009《单相智能电能表技术规范》及编制说明.doc VIP
- 社会保障学 高教版 第16章--扶贫开发.ppt VIP
- 《2和5的倍数的特征》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VIP
- 甜梦口服液与丁螺环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对比.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