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教师魅力之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师魅力之源:用生命歌唱(图) 2013-09-02 10:01:00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有0人参与分享到 网易微博 0 新浪微博 腾讯空间 人人网 有道云笔记 .. 李义堂 绘编者按现代教师如何保有教育的魅力?教师教育魅力的内涵是什么?教师教育魅力的源头何在?现代教师教育魅力的基本构成、功能价值、彰显方式有哪些?现代教师如何进行教育魅力的修养锻炼?在又一个教师节即将到来的时候,我们将目光聚焦于名师于漪主编的新书《教育魅力青年教师成长钥匙》(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与读者一起探源教师教育魅力;与教师一同思考:我从哪里来,根在何处?程红兵美国自白派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说:“魅力有一种能使人开颜、消怒,并且悦人和迷人的神秘品质。它不像水龙头那样随开随关,突然迸发。它像根丝巧妙地编织在性格里,它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教育闪闪发光的魅力,不体现在高楼大厦和现代化设施,而主要体现为人的魅力、教师的魅力。于漪老师说:“我爱学生,爱生活,爱未来,爱蕴含着灿烂中华文明的语文。教课不是当旁观的评论员,只有用生命编织的、从心底里流出来的歌,才动听,才感人,才会如清澈明净的泉水叮叮咚咚流入学生的心田。”品读《教育魅力》,使我意识到,教育的魅力首先在于教育是一种生活,是一种蓬勃向上、锲而不舍的精神。一个教师如果认定自己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认定教师这个职业,其出发点与归宿都是“学生的成长”,能够像于漪老师那样“把学生放在自己心中”,能够使自己教师职业的价值与乐趣体现在“教师也生活在学生心中”,那就真能够像她那样“魅力无穷”,在教育中“用生命歌唱”。除了于漪老师的教育故事之外,书中还讲了一系列教育大师散发出迷人教育魅力的动人故事,古代的有孔子、孟子、墨子、荀子、董仲舒、郑玄、颜之推、韩愈、柳宗元、朱熹、王守仁、黄宗羲、王夫之等,近现代的有蔡元培、陶行知、马寅初、钱梦龙等等,以及一大批活跃在教育一线的普通教师关爱学生、投入教育的感人事迹。这么多的教育故事铺排开来,我们似乎真的看到了教育魅力“闪闪发光,光明灿烂,经久不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带着对生命的洞察和至爱,带着人格的魅力和灵性,像寻找珍贵的金子一样去发现和唤醒生命的潜能,激发生命的活力。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让教育淋漓尽致地展示人性的魅力,散发出迷人的光辉。作者:程红兵 于漪——寻找教师之根 [日期:2013-09-05] 来源: 作者: [字体:大 中 小]■于漪近年来,在教师教育取得进展的同时,我们也明显地感到不少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有所缺失。对专业技能、教育时尚关注得比较多,而专业理想、专业伦理在为人、为师、为学中体现得不够清晰、明朗,身上缺少了应该具有的精、气、神。专业理想是使教师成为专业人员的精神支柱,无教育理想的教师,怎么可能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教师自身如果理想迷失,又怎么可能培养出有理想、有社会责任感的学生?形成这种状况有多种因素,但其中有两种力量的干扰不可掉以轻心。一是经常忘掉我们是中国教师,从事的是中国教育。一讲先进,就是外国,尤其是欧、美、日;一讲传统,就是落后、危害,似乎我们的教育是建立在荒滩上的,建立在污水沟上面的,除了作为批判的对象,无价值可言。这些年来,我们耳濡目染的教育理念、教学领域五花八门的做法几乎都是舶来品,许多学校几乎成为外国教育思想观念、概念术语的集散地。当今时代办教育当然要有世界眼光、国际视野,当然要认真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学习,就要比较、深究、参照,就要立足本土,尊重国情,择其优秀者借鉴、使用、发展,在“化”上下功夫,而不是照搬照抄,以此来炫耀、卖弄,抬高自己的身价。办教育,当教师,首先要弄清楚中国教育的根在何处,中国教师的魂在哪儿。它们扎根在数千年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中,这是无可辩驳的历史存在。从孔夫子到蔡元培有十分丰富的教育人成人成才的宝贵财富,而且不断地以批判的眼光革故创新,以求彰显教育价值。这些育人财富穿越时间隧道至今仍闪现光华。如果我们不了解,不研究,对历史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就会数典忘祖,就是对民族自信力的丢弃,十分可悲。《教育魅力》探源教师教育魅力与代际传承,目的是让我们的青年教师初步了解“我从哪里来,根在何处”。我们不是教育的穷人、教育的乞丐。要让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进入自己的思想、情感、血脉,又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做有脊梁的与时俱进的中国当代优秀教师。拾人牙慧、仰人鼻息的只能听凭人家说短长,是得不到别人真正的尊重的。二是分数对我们教师的困扰。说的是“育人”,行的是“育分”,瞄准的是升学率。其实,分数本无罪,但以考分作为评判学生、教师、学校高下优劣的标杆,则形成了待价而沽的局面,市场经济在教育领域发挥着追逐功利的神威。对分数顶礼膜拜,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岂不是一种奢侈?岂不是言不由衷?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

文档评论(0)

pnsdWdIjUk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