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明代诗文汇编.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要的作家作品 张溥《五人墓碑记》 陈子龙 《秋日杂感》十首 夏完淳 诗歌《细林夜哭》、《别云间》 散文《狱中上母书》 第四节 明代民歌 明人卓人月认为__ “为我明一绝耳”。 晚明时期,__编集的民歌专辑《__》和《__》代表着明代民歌创作的主要成就。 第一章 明代诗文 明代诗文发展的特点 1、作家多,作品多,但总体成就不高,呈现出一种衰退趋势。 2、陆续出了许多文学小集团或文学流派轮流统治文坛,他们或互相攻击,或彼此呼应,纷争主要围绕着复古主义和反复古主义、形式主义和反形式主义展开。 3、明初和明末的诗文创作,成就较大。 明代诗文衰落的原因 1、明代的政治、文化政策阻碍了诗文的发展。 黄宗羲:“三百年人士之精神,专注于场屋之业,割其余以为古文,其不能如前代之盛者无足怪也。” 2、明代文坛领袖大多高官厚禄,志满意得,生活面较窄,故而作品内容往往比较贫乏,缺少深厚的社会生活内容。 3、诗文历史悠久,后人难以创新,故而追古、复古成风。 4、小说、戏曲等通俗文学的发展,对传统的诗文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冲击作用。 明代诗文的发展线索 1、前期: 初期:洪武年间(1368-1402),宋濂、刘基、高启等。 永乐—成化(1403-1487),台阁体作家 成化—弘治(1465—1505),茶陵派 2、中期: 弘治—隆庆(1488-1572),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 3、后期:万历(1573-1620),公安派、竟陵派 4、末期:天启—崇祯(1621-1644),复社、几社 第一节 明初期诗文 一、宋濂、刘基、高启 1、宋濂 朱元璋称他“开国文臣之首”,刘基赞他“当今文章第一”。 传记文,如《秦士录》 赠序《送东阳马生序》 主张“以道为文”,作品多道学气。 2、刘基 “与宋濂并为一代之宗” 寓言体散文集《郁离子》。 “楚有养狙以为生者”一则较著名 《卖柑者言》是传世名作。 揭露封建官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腐朽本质。 3、高启 字季迪,号青丘子 元末隐居不仕,入明任翰林院编修。 39岁被朱元璋腰斩。 《宫女图》题诗:“女奴扶醉踏苍苔,明月西园侍宴回。小犬隔花空吠影,夜深宫禁有谁来?” 明初最有成就的诗人,“天才高逸,实据明一代诗人之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众体兼长,歌行、律诗无不运用自如。 诗风豪放雄健,接近盛唐,尤其受李白影响明显。 最能代表诗歌风格的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官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吴中四杰”——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袁白燕”——袁凯《白燕》诗 二、台阁体 1、台阁体 是明代前期出现的以当时馆阁文臣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台阁体诗文内容大多比较贫乏,均以粉饰太平、歌功颂德为主旨,艺术上追求平正典丽。其作品很难让人感受到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丰富性与作者真实的个性化的思想感情,成为粉饰太平的工具。 2、于谦 是台阁颓风中一枝独秀的诗人,其《石灰吟》《咏煤炭》等借物言志,清新刚劲,质朴无华,明白如话。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三、茶陵派 指明前期以湖南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针对当时文坛上卑冗委琐的台阁文风,李东阳提出诗学汉唐的复古主张。在如何学古方面,强调对声调节奏等法度的掌握。从文学本身的立场出发去探讨文学的艺术审美特征,在当时文坛产生了很大影响,体现了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的过渡。 第二节 明中期诗文 1、前七子 明代中期以李梦阳、何景明为代表的文学群体。他们面对当时萎靡卑冗的文学局面,借助复古手段而欲达到变革的目的。他们贬斥文学受宋儒理学影响而形成的“主理”现象,提出重视真情表现的主情论调;提高民间创作的地位,以为“真诗乃在民间”,这些都在强调文学自身价值的基础上,对传统的文学观念与创作提出了之一,具有某种挑战性。 但他们过分重视古人诗文的法度格调,束缚了创作手脚,影响了作品中作家情感的自由充分表达,有“守古而尺尺寸寸之”的毛病。 2、后七子 明嘉靖中期出现的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文学复古群体,以王世贞声望最显、影响最大。从总体上看,后七子的复古主张在很大程度上承接前七子,对法度格调的讲究更趋强化与具体。但同时,王世贞又强调

文档评论(0)

475333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