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旅游诗发展脉络研究
旅游是现代文明的产物。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富裕或初步富裕后,为了放松、休闲、消遣、享受而进行的一种文化消费。旅游文学是伴随着现代旅游业的产生而诞生的新的学科,是人们描写在旅行或旅游中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发现、欣赏、思考、领悟、寄托、追求、体会,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情感的文学,并且,是与现当代旅游业有密切关系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1]旅游诗(包括词、曲)是旅游文学的核心,是人们在旅行或旅游的过程中创作而成的。中国古代旅游诗是人们在当时被旅游(旅行)过程中产生的,自然打上了其创作时代的烙印。根据旅游的概念内涵,旅游诗歌具有其本身的特点,因此,应有古代旅游诗和现代意义上旅游诗之分。古代旅游诗分为先秦与汉发轫期,魏晋南北朝生长期,唐宋繁荣期,元、明发展期,清代复兴期五个阶段,现代意义上的旅游诗分为民国、共和国旅游诗两个阶段。
一.古代旅游诗的发轫期
中国古代旅游诗的发轫期,可追溯到先秦战国时期屈原流亡途中用诗歌记述“被旅游”经历的作品。如他流放湖南期间留下的《哀郢》、《涉江》、《怀沙》等名篇,其中有些佳句和片段,就具有“旅游诗”性质。例如《九歌?湘夫人》中的名句“????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汉代最早的“旅游”诗,应该是汉高祖的《大风歌》(公元前195年),那是他在平定了淮南王英布的叛乱之后,从都城长安“巡行”到家乡去“摆谱”时哼的。为此,在他的故乡江苏沛县留下了一处叫“歌风台”的古迹。这也成了今天的一个旅游景点。其次,是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前往山西祭祀后土(土神),泛舟汾河,饮宴中流时写的《秋风辞》。时值秋气肃杀,鸿雁南归,他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写下了文采斐然的绝唱: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萧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诗经》里最有名的记游诗是《郑风?溱洧》:“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z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矣。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且乐。’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这首诗对青年男女结伴春游的过程进行了形象、生动、具体的描写,反映了先秦时代郑国每年仲春时,少男少女们齐聚溱河、洧河河畔交往的习俗。这首诗是记游诗不假,却并非“旅游”的产物。诗写的是作者家乡的事和景。写此诗时,作者既未外出“旅行”,也未离开住地“远游”,与旅游学科对“旅游”的定义,显然是不符的。由于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诗歌中当年的风景,今天也并未成为旅游景点;而且,连作为旅游资源加以开发的可能性也没有了。既如此,就不宜生拉硬扯把它塞入“旅游文学”的范围,认定为旅游诗歌的源头了。
二.古代旅游诗的生长期
旅游诗中的一个分支──山水诗,一般认为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580)。如冯乃康主编的《旅游文学作品选》以及湖南旅游局主编的导游资格考试科目《汉语言文学》教材,均将曹操的《观沧海》列为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南朝刘宋时期的谢灵运、齐朝的谢?I、梁朝的王籍、陈朝的阴铿,都是期间较为著名的山水诗人。阴铿的《渡青草湖》,更是公认的最早描写洞庭湖的名作,可称得上是完整的旅游诗歌[2]:
洞庭春溜满,平湖锦帆张。沅水桃花色,湘流杜若香。穴去茅山近,江连巫峡长。
带天澄迥碧,映日动浮光。行舟逗远树,度鸟息危樯。滔滔不可测,一苇讵能航。
梁?王籍《入若耶溪》:“??何泛泛,空水共悠悠。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其中名句是“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种以动写静,以有声写无声的手法更是“为后代诗歌在山水意境的表现及欣赏方面提供了辩证艺术思维的方式”。[3]
三.古代旅游诗的繁荣期
唐宋两朝是古代旅游诗的繁荣期,其特点是题材丰富多样,题材涉及诸多方面,如咏史、怀古、边塞、风俗人情等,可谓繁花竞秀。唐代有一种与科举制度并行的潜规则──“行卷”。即有心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把自认为最得意的诗作呈献给达官贵人,请他们加以宣扬,为自己的出名造势。“行卷”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参试结果。“行卷”中的有些诗,便是古代的旅游诗。唐代的文人格外喜欢漫游。所以唐代旅游诗中,反映不同地域独特人文景观、民情民俗的风俗诗很多。如张祜的《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诗中的扬州,有十里长街,繁华市井,醉人月色,卧波长桥,窈窕丽人。尤其是禅智山,风景旖旎,简直使人想要在那里买一块墓地,美死在那个地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及应对措施.doc
- 两个小提琴家的较量.doc
- 两个版本教材中“负数”内容比较与启示.doc
- 两件不起眼的“大”事.doc
- 两片大树叶的遗址.doc
- 两种故乡,一般想望.doc
- 两道试题引发的对高中物理试题命制的探讨.doc
- 两道高考与联赛试题的同型探源.doc
- 两首“神曲”音乐欣赏教学探究.doc
- 个体与整体之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哲学意蕴.doc
- 白天晚上教学课件.ppt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事业单位招聘急需紧缺岗位目录(第一批)笔试模拟试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山东菏泽市牡丹区中医医院引进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3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画西瓜教学课件.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