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故乡为异客.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在故乡为异客   6月,接到业务培训的消息后,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姑娘抱着一个懒得挤俩小时地铁的心,想趁着9天培训的功夫,住几天鼓楼附近的胡同,重新像观光客一样感受自己的故乡,抛开24年所有的司空见惯和习以为常,抛开24年所有的固有成见偏见和本地人心态,打开身上每一个毛孔,想去看看,何处是北京。   因为一个连续8天的出版培训,地点在可怕的北三环,为了不每天从东南五环外穿越半个北京折腾死,我想干脆附近找地儿住吧……于是找了鼓楼附近胡同儿里的一家国际青旅。不算是最近的,但能捎带手天天住住老胡同儿,也挺好。   有家不回,非得住旅馆,还非得和世界各地来北京旅游的背包客们挤6人间国际青旅,一大票朋友在微信里嘲笑得很委婉――擦,你可真有创意……   朋友说什么就说去吧,管他呢!我拉着行李箱,收拾了8天衣服,从北京的家来到北京的胡同国际青年旅舍,突然想用观光客的角度看看这座城市。生在北京长在北京24年,或许真的应该用一个观光客的心态看一次故乡。不再习以为常的麻木――我们对故乡对美和感动的最大天敌,就是习以为常。有时候太熟悉的地方,往往最陌生,因为我们不会花心思了解。有时候太熟悉的人,往往也最陌生,因为我们自以为是地觉得已经足够了解。不知明天会发生什么。可能有点蛇精病女青年或者文艺婊之嫌。   DAY1~4:兴奋期――熟悉无风景,其实你并不了解故乡   国际青年旅舍,是遍布地球的一个个神奇的地方。国际青旅的男女生混住宿舍,是有故事的背包客们,有故事的地方。在这里,大家都是睡一晚,第二天一大早背包走人的陌生人,你的上铺可能是个来自香港满嘴粤语的采风单身摄影师,可能是从天津一路火车硬座到拉萨的穷学生背包客,可能是个“老子不干了”从CBD裸辞去旅行的漂亮妹子,更多的是来自世界各地讲着蹩脚英语的各国年轻人们。   如果你颜值够高,你可以随便坐在一个姑娘的床铺边儿,然后跟她拿通用的普通话或英语搭讪,只要她不把你踹下去,嗯,你们可能还有缘分,比如在这个彼此都陌生的城市一起去找地方吃个宵夜……等等。   我刚到鼓楼青旅第一个晚上,舌头基本上在3种语言之间转换――英语、普通话、北京话。跟上铺的意大利妹子说英语,跟隔壁床的开封姑娘和宁夏姑娘说普通话,跟电话约车的出租车师傅讲北京话。   “对对,就是安定门桥那(nei四声)个大转盘。您绕过转盘往南就是安定门内大街,您溜边儿一直往南开,大概100米左右,马路西边就是车辇店胡同儿。对对,东边就是国子监那条街,我们就在(zai三声)对面儿。”   这是青旅店宿舍里,两个浙江姑娘要打车,不分东南西北,跟只认东南西北的北京出租车师傅说上车地点说晕了。我抢过电话,帮忙翻译,然后,再把这段用英语翻译给要一起走的意大利妹子,捎带手告诉她明天什么时候出发。   好不容易有机会从家搬来青旅住,当然兴奋。这家青旅地段儿挑得不错,在鼓楼和安定门之间。沿着胡同儿往西一溜达就是鼓楼古色古香的太阳,往东一溜达就是国子监。胡同儿里一到黄昏全是黄晕的光,一家家小店,满胡同亲切的炸酱面的味道。   下了课正好遇到雨,回青旅,碰上一个从南京来的开封姑娘,纯无目的地逛,聊得很投缘,于是干脆晚上一起溜达到地坛。   在北京长到二十多岁,第一次留心到地坛的夕阳,原来那么有韵味。每次经过地坛似乎都因为有点事,书市、庙会、约会……真心去闻闻地坛的味道?司空见惯,于是从未走心。   就那么漫无目的地在黄昏溜达到这里,逗一逗地坛的鸽子,或是去看看夕阳中的地坛的流浪猫,睁着像观光客一样好奇的眼睛,打开你的每一个毛孔,然后发现,故乡其实很陌生。   有老者在黄昏的地坛打太极,旁边有另外的老者拉二胡的声音,随着日落越发显得悲锵沉郁。   夕阳下的地坛,有杜工部之沉郁。   晚饭去附近吃了小吊梨汤,聊到十点打烊。街上很静,老城区的缓慢长调,一瞬间错乱这和现在吐血加班大堵车的CBD,是一个城市吗?   跟开封姑娘就着一吊梨汤聊了很多北京。她听得耳热,我说得悲凉。   DAY5~7:落寞期――何处是故乡?我的家丢了   在后海,在街对面的五道营胡同儿,如果这是我的故乡,为什么我的耳朵里听不到一句我的母语?如果这不是我的故乡,那我在哪里?故乡在哪里?   晚上十点听着小雨的声音,从小经厂胡同一路穿回来,周围安静地只有这个城市的呼吸声。   下午下课回来,正好开封姑娘也在青旅,于是黄昏一路溜达到鼓楼和后海。算是半个导游的角色,没目的地走走停停。   开封姑娘很兴奋在“逛北京”,而我却一刹那想这里是不是“北京”――过分的酒吧开发和国际化――如果是故乡,我在故乡却听不到母语,更没有京腔,满耳朵的英语和各地方言。身在故乡,其实是异客。   我们一起花1块钱的门票,看了雨后黄昏的景山。我无数次来过这里,却似乎又从没来过这

文档评论(0)

lnainai_s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