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测量及自然地理实验报告姓名:黎维亮班级:地理信息科学二班学号:201527080208序章:自然地理学(Physical Geography),地理学分支之一。研究自然环境或其组成部分的科学。运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成果,参与解决农业生产、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地理环境污染和治理等问题,由此而发展了应用气候学、应用地貌学、资源地理学、环境地理学、医学地理学等应用性分支学科。自然地理学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这一重要环节。自然地理实践教学既是自然地理教学内容的基本组成部分,又是开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建立自然地理时空方面的思维等方面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的是通过野外实习和实践活动,验证和落实课堂和书本上基本知识和理论,扩展学生的实践科学能力和整体素质,让学生初步掌握野外调查和研究方法。一,实习目的一方面获得基本自然地理现象的感性认识,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功效;另一方面在自然地理野外工作方法和技能方面受到初步训练,培养和提高观察和分析野外地理现象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教学工作以及组织、指导课外地学小组活动打下必要的地理学基础。同时,要使学生在思想上得到锻炼,增强热爱地学科学的感情,巩固从事地理专业的思想,并培养他们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关心他人、团结互助的风尚。二,实习内容概括 包括常见矿物、岩石的野外鉴别,地质构造的野外认识和构造现象的分析,黄土岩性与黄土地貌、流水地貌现象的认识与分析,风华作业、滑坡、地形与地貌发育规律等地质作用于地质现象等。三,实习路线与时间 指导老师:马超群 组员:地信一班与二班 路程:2016-6-26 渭河泾河与白鹿原及浐灞湿地 2016-7-5 地质博物馆,秦岭,沣峪口,牛背梁 2016-7-8 金川湾石窟,太白实习基地 2016-7-10 太白山山脚,水文站四,实习内容第一站:渭河和泾河的泾渭分明渭河是黄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古城西安北郊交汇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观,形成了一道非常明显的界限。后人就用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1、泾河虽从黄土高原流下来,但它早已切到了黄土下的基岩上,因此泾河的河床是石头底。它在有的地段是浑的,但大部分河段是清的。 7,8月的洪水季节或春汛或上游降雨,则河水是浑的。其余大部分时间是清的。2、渭河过去是浑的,现在是黑的,或者水很少。渭河中下游流淌在所谓“八百里秦川”上,即流淌在一片狭长的冲积平原上,也就是现今的关中平原。第二站:白鹿原黄土地貌与浐灞湿地白鹿原,陕西省西安市境黄土台原,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地跨长安区(原长安县)、灞桥区、蓝田县两区一县的灞河、浐河之间,东起点与篑山相接,西到西安和长安,南依秦岭终南山,北临灞河,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1]??因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汉文帝灞陵位于塬上,故亦称灞陵原。[2]??又因居灞水(灞河)之上,故古代又称灞上。[1]?白鹿塬的崛起与荆峪沟的出现,与浐灞两河息息相关。白鹿塬在即将形成时,由于白鹿塬上千万年降水径流在低洼处,汇流侵浊地面,并沿原坡侵浊流下,有的原坡地还出现大小不等的细沟壑,有些细沟壑在不断流水的侵浊下会逐渐向原面内部伸长加深,荆峪沟就是在坡面流水的侵浊下形成的大冲沟壑。 早期的荆峪沟又短又小,由于流水不断汇集,向幼小沟谷的下方和两侧侵蚀,同时沟头又向原内伸展侵蚀(称溯源侵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沟谷不断加深,变宽,伸长,终于形成了长达30公里,上游下切深度为80—100米,下游(沟口)逐渐增加深达210米的深大冲沟。原的中部,顺白鹿原走向发育“v”字深切沟谷——荆峪沟。沟底有多处水库和瀑布,最大落差约10米多。 荆峪沟原头在蓝田县县城以南8公里的将帅圪塔(荆山),源头一带地形开阔呈“u”形,有多股泉水露出,是荆水的发源地。沟内终年流水不断。上游两条支流汇合处叫“鹿走沟”,鹿走沟以下称荆峪沟。荆峪沟于红旗街办高桥村附近入浐河,成为浐河东岸最大的一条支流。第三站:地质博物馆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2011年定名为“长安大学地质博物馆”,座落于西安长安大学内。在地质博物馆中我们认识了很多岩石,地貌和恐龙,在理论的基础上对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第四站:秦岭,沣峪口,牛背梁秦岭(英文名Qinling Mountains,亦作Chin Ling或Qin Ling),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部、渭河与汉江之间的山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于嘉陵江。[1]??而广义上的秦岭是横贯中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脉。西起甘肃省临潭县北部的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