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课时分配 章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学时 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第一章 复数与复变函数 7 1 第二章 解析函数 4 2 第三章 复变函数的积分 9 2 第四章 解析函数幂级数表示 9 2 第五章 罗朗展开与孤立奇点 8 2 第六章 残数理论及应用 6 2 4、教学大纲 三、教学实施 1、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应用这些概念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加深对《数学分析》中基础理论的理解; 认识到高等数学对初等数学的指导作用;认识到一些不同数学分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影响,并对现代数学不同学科间的内在联系与相互渗透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进一步锻炼学习者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数学专业三年级学生,即将面临毕业; 知识储备:已经完成数学分析的课程学习,但知识掌握不牢固且大部分知识已经遗忘; 学生现状:有一定的学习愿望,但对学习数学用途不明确,缺乏动力,动手能力不强。 采取对策 通过教学模式、教学手段 实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教学模式及方法 启发式教学 通过介绍数学分析中的相应的概念,引入复变函数中的相应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直观式教学 通过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和简单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用电子教案 通过电子教案的使用,增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便于学生反复观看学习。 方法式教学 介绍处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应变能力。 4、教学手段 线上教学 教学资源上网 多媒体教学 黑板加粉笔 5、效果评价 学习效果 考核 教学效果 评价 作业、考勤占10% 学生评价 同行评价 教学督导 参与课堂活动占10% 期末考试占80% 1、教学团队 四、支撑条件 职称结构、年龄层次适当 刘保仓教授 张冠宇教授 师建国教授 周厚勇教授 赵文菊副教授 刘爱超讲师 2、教材选择 使用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第一版荣获第一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教材特点: 内容丰富,思路清晰,叙述精练,推导严谨,方法多样,既兼顾《复变函数》与《数学分析》的密切联系,强调分析思想、方法的巩固和训练,又突出复变函数理论本身的特点。 辅导用书 3、讲义及教案 4、网上资源 刘太顺.湖州师范学院.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王绵森.西安交通大学.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李桂莲.太原理工大学.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 邱凎俤.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8年省级精品课程; 刘深泉.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校级精品课程; 王良龙.安徽大学.2008年校级精品课程; 高凌云.暨南大学.2010年校级精品课程。 连接资源 5、研究成果 6、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思路 (1)加强实践教学; (2)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教学; (3)创新学习效果考核。 7、努力方向 结合数学实验课程,让学生通过计算机的操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时候,就像在课堂上一样身临其境。 说课结束,谢谢指教 《复变函数》课程说课 数学科学系刘爱超 说课提纲 一、课程定位 性质、功能及地位 理念与思路 课程特色 课程改革 应用型的体现 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 教材选取依据 教学内容、重难点、关键点 课时分配 教学大纲 三、教学实施 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模式及方法教学手段 效果评价 教学团队 教材及辅导用书 讲义与教案 网上资源 研究成果 教学改革 努力方向 四、支撑条件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功能与地位 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数学科学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是《数学分析》的后续课程,是近代分析学的基础,在数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程功能 与后续课 程密切相关 函数值分布与幅角分布理论、Hp空间、拓扑学、微分与积分方程、泛函分析、微分流形、动力系统、偏微分方程、数学控制论、分形几何、小波分析、调和分析、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计算方法、概率统计等课程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与实际问题 联系密切 例如在空气动力学、流体力学、电学、热学、现代物理以及飞机设计与制造中都经常用到复变函数的思想和方法。 课程地位 是数学类本科教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 1 2 3 是学生思维方式革新的后续课程 是认识数学各分支内在统一性的启蒙课程 2、理念与思路 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 淡化理论《复变函数》 问题为载体 宗旨原则深层学习为导向应变能力为本 突出创造能力 以必须够用为度 3、课程特色 1、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2、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3、教学与科研相结合 4、突出交流的教学队伍 4、课程改革 课程 改革 《复变函数》 教学内容模块化 课程模式多样化 教学手段网络化 教师素质创新化 小组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T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pdf VIP
-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ppt VIP
- 颅脑损伤查房课件.pptx VIP
- 补充耕地质量调查与评定技术规范.pdf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2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 借用营业执照开亚马逊协议书8篇.docx VIP
- 不同茶叶的冲泡方法.docx
- 目标八:强化医疗关键环节和行为管理提高关键诊疗行为相关记录完整率.pdf VIP
- 临床试验文献汇报.pptx VIP
- 体例格式9: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工作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