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31.200 L56
中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准
GB/T XXXX—201X/IEC TS 62404:2007
数字集成/输出电气接口
模型
Logic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 Specification for I/O interface model for
integrated circuit
(IEC TS 62404:2007,IDT)
XXXX - XX - XX 发布
XXXX - XX - XX 施
GB/T XXXX—XXXX/IEC TS 62404:2007
目次
前言...
...III
引言...
..V
1 范...
..1
2 ...
.1
3 ...
..1
4 大...
..1
4.1 概述...
.1
4.2 模型覆盖范...
..2
4.3 ...
...2
4.4 器件模型...
...2
4.5 模型...
...2
4.6 仿真...
.2
4.7 与 IBIS 关...
...2
5 模型...
.2
6 ...
...7
6.1 描述...
...7
6.2 IC 模型文件 ...
...9
6.3 封装模型文件...
.33
6.4 模...
.40
7 模型的等...
.46
附 A( ...
.48
附 B( ...
.49
B.1 引言...
...49
B.2 芯片...
..49
B.3 描述示例...
..49
1
GB/T XXXX—XXXX/IEC TS 62404:2007
前言
本规范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则起草。 本规范采用翻译法,等同采用IEC TS 62404:2007。为方便阅读删去原标准中的前言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本规范由全国半导体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集成电路分技术委员会(SAC/TC78/SC2)归口。 本规范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中科院微电子所、深圳国微电子。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何春华、侯波、腾瑞、师谦、恩云飞、刘妙、雷登云、翟芳、余昭杰、梁仕
章。
2
GB/T XXXX—XXXX/IEC TS 62404:2007
引言
随着电子系统的快速增长,对包括集成电路电子系统噪声在内的电气性能的准确预测变得越来越 重要。虽然可以采用仿真器对电子系统的电气性能进行预测,但需要能够准确描述集成电路的电气特 性的模型。用户要求半导体厂商/供应商针对不同的仿真工具提供相应的器件模型,然而其中某些模型 与SPICE不兼容。由于SPICE模型包含特定的工艺参数,因此需要与卖方签署非公开的协议来获取这些 参数。
已有的集成电路模型:IBIS(输入/输出缓冲器接口规范,批准号为IEC 62014-1)具有以下特征: I/O 缓冲器的电气特性以表格形式描述,因此公开的特定信息,如工艺参数可大幅减少。 很容易得到兼容多个仿真工具的 IBIS 模型。
具有能把 SPICE 模型转换成 IBIS 模型的开源工具。 但是IBIS模型存在如下问题:
电源和地端的电流模型不能够准确地用于电源和地弹分析。
由于 IBIS 模型只有输入和输出阶段,因此很难根据输入和输出波形建立负载对电路板的影响模型。
IBIS 的固定模型不适合灵活描述其他电路系统。
为了准确地仿真 EMI 特性,需要材料常数和三维结构等更多信息。
3
GB/T XXXX—XXXX/IEC TS 62404:2007
4
GB/T XXXX—XXXX/IEC TS 62404:2007
1.1.1.1 数字集成电路 输入/输出电气接口模型规范
1 范围
为了给设备的电气特性分析提供标准,需要考虑以下条目从而使得集成电路的输入信号、输出信 号、电源、地端口的电气模型标准化:
a) 在已有标准基础上进行标准化以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扩大分析能力。 b) 为电子电路定义更多灵活的描述规则,以提供更准确的PCB分析。 c) 引入建模等级概念,为每一个应用提供相关数据。 d) 完善封装和模块的电气模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以下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必不可少。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订)适用于本文件。 IEC 62014-1:2001 电子设计自动化库—第一部分:输入/输出缓冲器信息规范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libraries - Part 1: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