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浮士德与靡菲斯特比较.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论《浮士德》中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辩证关系 歌德不仅是德国的诗人与剧作家,同时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诗剧《浮士德》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它的创作贯穿了歌德60年创作生涯的始终,是作者哲学思想的结晶。作品中各个层面都充满辩证法思想,这一点尤其体现在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关系上。 诗剧分为上下两部,共12111行,3第一部分25场,不分幕,第二部分5幕。诗剧主要写浮士德的一生,将其大致分为知识悲剧、爱情悲剧、政治悲剧、美的悲剧和事业悲剧五个阶段。诗人正是通过浮士德的一系列人生悲剧展示了人类社会斗争中的矛盾及其辩证统一的法则。 浮士德无疑是贯穿全剧的中心人物,他是一个极具创造性的丰富复杂的艺术形象,是带有作者自传色彩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人类的代表。他代表一种向善的,积极肯定的精神,他对于生活的肯定,真理的追求,是通过对错误的不断否定来实现的,贯穿着积极的辩证精神。他的思想和实践都紧贴着现实,立足于对它的认识和探索,立足于时间创造。作为人类的代表,他是善与恶的统一体。他尤其突出了人类的理性力量和向善的巨大历史作用。 魔鬼靡菲斯特是与浮士德对立的反面人物,是一个极具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的独特艺术形象。他并不是狰狞恐怖、无恶不作的恶魔,而是魔鬼和人性的巧妙结合体。他是恶和否定精神的代表,正如他自己所说:“犯罪,毁灭,更简单一个‘恶’,这便是我的本质。” 虽然如此,靡菲斯特的存在却具有很强的合理性。首先,他是上帝安排在浮士德身边的,而且上帝允许他对浮士德作恶,也正是他的恶成就了浮士德善,他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此外,作为否定和恶的代表的靡菲斯特并不等于绝对的坏。他界定自己:“我是力量的一种,它常常想的是恶而常常做的是善。”正如他所说,他主观上作恶而客观上却是在造善。他在想方设法将浮士德引向企图的同时也对浮士德不断探索人生的过程起到了推动作用。他把浮士德引向尘世的主观目的是引诱他堕落,实际上却将他从阴暗的书斋中解放出来,投生社会实践;他多次引诱浮士德作恶,客观上却是他从错误和挫折中觉醒。他向我们传达这样一个道理:一切进步与发展是以“恶”为前提的。他本身就是矛盾的辩证通一,具有辩证的特质和特殊意义。 与靡菲斯特并非完全恶一样,浮士德也不是完全肯定精神和“善”的化身,他也有否定和“恶”的一面:他曾经迷茫、苦恼,甚至想过自杀,他有过分的情欲,无聊的政治活动。他自己说:“有两种精神居住在我的胸中,一个想要同别个分离!一个沉溺在迷离的爱欲之中,执拗的固执着这个尘世;另一个猛烈的要离去凡尘,向那崇高的灵的境界飞驰。”浮士德追求真理的过程就是他克服自身“恶”的过程,是否定之否定。“他要索取天上最美丽的星辰,又要求地上极端的放荡”、“不管远方近处,近处远方,他都心潮激动,欲望难平”。这就是说浮士德作为一个人放不下七情六欲,既要追求永恒的精神境界,又不肯放弃尘世的欢乐。他自身也是矛盾的辩证统一。 通过以上两方面看靡菲斯特与浮士德是相互辩证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从表面看靡菲斯特冷漠尖刻,深谙世事,是恶的代表,而浮士德善一生追求美好,向往未来,是善的代表,两者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从深层次上看靡菲斯特也是人的一部分,是上帝赐给人类的另一张脸,而不是外在的无法控制的异己力量。他和浮士德就是一个整体,或者说靡菲斯特就是浮士德的一部分。另一面,佛经上上讲相由心生,靡菲斯特所代表的种种诱惑实际上就是浮士德内心意愿的体现。浮士德走出书斋的真正原因是他厌倦了枯燥乏味的精神生活,而不是由于和靡菲斯特打赌;他迷恋玛甘泪、追求海伦的爱情都是出自于自身的占有欲和性欲,靡菲斯特只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甚至靡菲斯特放火烧死两个不愿搬家的老夫妇也是秉承了浮士德的旨意。虽然挣扎于尘世的浮士德常常为自己和靡菲斯特日趋亲密的关系而感到忧虑,他后悔、反抗,但是他最终还是无奈的说:“我知道,摆脱鬼魅很困难,但更没法割断那精神的羁绊。”无法割断精神的羁绊真正原因是浮士德心中存在着“恶”,他放不下那无底洞似的欲望。 浮士德只有与靡菲斯特在一起才构成一个完整的人。如果没有靡菲斯特,浮士德只是一个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可言的躯壳,因为靡菲斯特这个“恶”的存在,浮士德才不得不去寻求拯救的途径,他的人生也才变得绚丽多彩,是靡菲斯特成就了浮士德的人生。可以说是靡菲斯特赋予了浮士德生命的活力、生命的意义和向善的动因。靡菲斯特不仅补充了浮士德性格不足,而且纠正了他迂腐的一面。是靡菲斯特将浮士德从中世纪的纸堆里拉出来,走向现实;他提醒浮士德认识到海伦的虚幻,认识到在想像中求的安慰只是自欺欺人。他告诉学生神学邪路太多,法学像恶病遗传,他用《跳蚤歌》来讽刺封建王朝必然灭亡。他的话同样充满哲理,他弥补了浮士德软弱和不谙世事的缺陷。 浮士德的“善”中有“恶”和靡菲斯特的“恶”中有“善”深刻揭示了人

文档评论(0)

isNbOAcyx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